武当山古建筑群融人间、仙山、天国为一体,巧妙利用数字关系解决建筑中比例、适度、秩序与和谐,其中蕴含的神话意味着把握生活方式的超现实主义性质,是对人的永恒理想的积极肯定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划的天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种象征意蕴并不是以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融解在形象内容之中的意味和旨趣。皇家庙观的布局是靠不同的形体、比例组合成的艺术空间,是靠斜线弧线的运动、色彩的冷暖去形成。可是大山的雄奇险峻给建筑带来的是非线性、混沌性和不测性等困难。为解决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钦差提调”阴阳典术王敏、阴阳师陈羽鹏带着弟子们跑遍大山的每个角落,寻龙查砂点穴,利用风水术独特的曲线完美效应,不仅解决了武当山古建筑群有关节奏、韵律、整体统一的美学问题,而且调动人的审美情绪朝着文化定势去发展。
山水川谷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宫观庙祠适形而止,不仅具有良好的尺度感和娴熟的空间技巧,而且具有一种神奇宁静的美,神仙世界“虽为人造,宛若天成”。武当山古建筑群对天柱峰的处理最为精彩。天柱峰海拔1612米,是众山之“祖山”,无屏山案山砂山可言。为了“藏风聚气”,沿山腰建紫禁城环绕,东南西北四天门只有南天门可以开启,以确保“气不外泄”。由此抵御了四周的寒风,使城内温度适合于植物的生长,充满生机;同时高大石头城烘托了“天国”神圣威严的气氛,在形式上使金殿更加雄伟。
神仙世界是帝王的心理需求人为场所的自然化,武当山古建筑群将建筑之性灵与山水秀灵糅合成仙山名胜特有的清幽、空灵和神圣,其中运用的中国园林“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技巧,留下了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建筑景观。从古均州至玄岳门,在人的视力所及的3至5里安排一组小型建筑,10至20里安排一座宫殿建筑,以“官道”相连,空间序列“以少胜多”,具有极好的象征性。进玄岳门为“仙山”,越坊有“命运交给神”之说,根据“道经”安排真武神三个修炼场所。从复真观、太子岩到飞升岩,也寓意着真武得道飞升,小中见大,充满了诗情画意。
从南岩至天柱峰为“天阙”,沿途设神道天梯、三座天门、紫禁城至金顶,所有建筑皆占峰据险。这一区域海拔在1000米到1612米之间,气温受高山影响,云飞雾腾,山峰摇曳,楼台迷失,使人们在行进中产生强烈的心理震动,在兴奋悦愉的同时更感到了对神的敬畏。金殿内以永乐皇帝为模特而塑造的真武神披发跣足,在金童玉女左右侍卫的簇拥下,安然坐在御椅上,大小如同真人,和蔼可亲,似可与之对语,真实和虚幻在这个空间中重叠起来,既真实又迷茫。“天人合一”的情感所需的神秘、崇高、威严和无所不能,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结合。武当山古建筑群这种建筑与自然交融以及其中深刻的生命意蕴和身心合一的内涵是多么契合!真让人一唱三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