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古建筑群融人间、仙山、天国为一体,巧妙利用数字关系解决建筑中比例、适度、秩序与和谐,其中蕴含的神话意味着把握生活方式的超现实主义性质,是对人的永恒理想的积极肯定
武当山古建筑群与大山的内在美结合成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感知和耐人寻味的仙国胜景,也让我们从中认识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心灵、智慧和创造力
皇帝敕修武当山还带有强烈的帝王封禅的色彩。武当山古建筑群要求高大坚固,是当时的国家标准建筑。中国古建筑虽然具有八千年历史,遗憾的是只留下了两个国家标准,一个是宋《营造法式》一个是清《工程做法》,明代国家标准也许随着《永乐大典》被毁而永远消失。所幸的是能够看到利用这个标准修建的建筑,也就是说,抖落历史尘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现代建筑奉为金科玉律的框架体系在当时已非常成熟。用这个体系对照《营造法式》、《工程做法》,不难发现两者的过渡和不少缺失。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巅峰杰作。然而,在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之前,《中国建筑史》极少提及武当山,偶尔提到也是语焉不详,毫不夸张地说,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出现改写了中国建筑史。古建筑中留存的智慧还给我们带来了无法比拟的温馨,留住这种智慧是我们生存发展需求,是当代人对历史和祖先的一种尊重,对后代子孙的一种责任。特别是在全球化带来文化趋同的负面影响中,我们的文化被淡化、被忽视、日益变得千篇一律,保护遗产更理所当然成为我们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和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
武当山古建筑群与大山的内在美结合成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感知。明代帝王们经过二百多年建造的皇家庙观,经过历史的沉淀,其政治和宗教成分日益褪色,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仙国胜景,也让我们从中认识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心灵、智慧和创造力,从而不失珍贵的民族自信,在当今变幻万千的世界中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