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火热召开的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中外建筑设计师尽情挥洒创意的竞技场。在这个国际舞台上,上海本土建筑设计师也毫不逊色,仅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一家企业,就揽下了包括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汽车馆、石油馆等在内的28项设计,总建筑设计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借世博会举办契机,近年来上海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量从事建筑设计、施工、咨询的本土企业,任务连年爆满。如今,世博会大幕已启,考验建筑企业发展后劲的“后世博”时代即将到来。上海的企业们,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境内外设计公司“联姻”

世博会 汽车馆效果图(图片来源:百度)
总部设在香港的城设(综合)建筑师事务所日前迎来了其20周岁生日。就在庆贺生日的同时,城设也圆满完成了一次“联姻”——与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合资成立的现代城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正式启动。
在经济活动活跃的香港,境内外两家建筑设计企业的“联姻”,看起来只是无限商海中的一滴水珠,十分平常。可事实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建筑设计市场是一个技术壁垒很强的市场。长期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土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企业,并不承认非本国或地区建筑设计师的资质。即便是我国内地市场,境外设计师事务所也不能单独承接建筑设计项目,而是必须和内地建筑设计单位联手。我国加入WTO后,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开始互认,但由于境内外市场的规则、设计标准不一样,内地建筑师拓展境外市场,仍是底气不足。
城设建筑师事务所的创始人、执行董事沈埃迪是前任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也是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的主要推动者之一,2004年两地签署建筑师资格互认协议时,他是港方签字代表。除了在香港为新世界、和记黄埔、恒基等房地产上市公司提供服务,20年来城设还在内地30多个城市完成了百余个设计项目。在城设未来的发展计划中,深耕中国市场和国际化并重。
此番城设和拥有华东院、上海院等20余家专业公司的现代设计集团合作,在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显然能产生“1+1>2”的效应。现代设计集团有着丰富的大型建筑项目设计经验,在前不久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赛”中,300项从我国60年建筑创作中提炼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优秀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仅现代设计集团就摘得39席,成为“大赢家”,上海近年来的标志性建筑,大部分都由现代设计集团设计或参与设计。这有助于扩大城设承接项目的种类。而城设所拥有的国际化平台与视野,也有助于现代设计集团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竞争规则,在设计师资质等方面,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