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博新锐设计 解读北京前卫建筑
|
|
发布时间:
2010-03-09
来源:网友海珊投稿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当代MOMA
建筑师:斯蒂芬·霍尔

图片来源:搜狐旅游
每当打车奔赴在北京二环路上,临近东直门前,总会看到不远处的当代MOMA,树干一样的塔楼伸向天空,巧夺天工的空中连廊横插其间,仿佛彼此拥抱着、依偎着的手臂,让人觉得格外温馨。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造型上,该“建筑奇迹”都充分表达了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探索,毕竟,敢将“真正节能省地”作为卖点的楼盘还真是凤毛麟角。MOMA独创的令室内恒温恒湿的调节系统堪称一大特色,同时,新的疑问却伴随而来。“走在恒温恒湿的建筑之间的透明连廊会所,体验半空咖啡厅的奇妙时光,于横跨在两栋塔楼之间的空中游泳池里畅游”,尽管这些广告词为你勾勒出一幅极致生活的画面,但依据达尔文的环境适应论,长期习惯如此舒适环境的人却可能最终丧失适应外界自然的能力。梦幻城堡的居民是否最后会变成笼中的金丝雀?这恐怕不是在危言耸听,如果再朝远一点设想,假定恒温恒湿成为居住的必要条件,未来人的生活和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相比又有何差异呢?——它们通常也是被恒温恒湿地呵护起来,供现代人观赏——如此过活,究竟算不算更加美好?
|
责任编辑:
畅言网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