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很重的。
昨天下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迎来三位部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卫生部部长陈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就民生问题答记者问。发布会上有令人鼓舞的好消息,比如,今年全国将实施跨省流动人员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医改一年来看病难看病贵有所缓解,同时,部长们也直言,未来20年内房价上涨压力巨大,政府在执政理念上对医疗卫生重视不够。
■房价调控
有地方政府乐见房价上涨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回答关于土地与财政关系的问题时,直言有地方政府乐于看到土地和住房价格上涨。他表示,不能否认土地价格的上涨和房价的上涨确实会给地方财政增加很多收入。但他同时强调说,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很重的。
对于普遍关心的房价问题,姜伟新坦诚指出,中国未来20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未来20年由于中国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需求较大,而土地供应是有限的,所以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但是中央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更大。”
不允许长期“待价而沽”
对于调控房价的具体措施,姜伟新提出了三条措施。他指出,部分城市房价过高、房价上涨过快,最主要的是供给、需求和管理上的问题。在对策方面,他介绍说,首先是要增加供给,全方位地增加供给,要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范围,同时加大、加快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
第二还是要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他解释说,所谓不合理的需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中国目前情况看,要抑制投机性的需求,要对第二套房的消费通过经济的办法进行控制。
第三加强管理。首先还是增加土地供应,各类住房的土地供应,保证总量供应,此外,已经在开发商手里的土地要加快进行开发;二是加快建设实施管理和建成了住宅之后的捂盘惜售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待价而沽’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但是,中国目前的情况,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就是不能允许你长时间地空着,待价而沽、捂盘惜售,这恐怕是不行的。”姜伟新说。
部长“新名词” 透露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传播渠道的扩展和参与度的提高,新近发生的事件都会被冠以一个简洁的新名词,而迅速传播。昨天的发布会上,几位部长们也用自己的新名词,传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回答记者有关建筑节能的问题时,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直接提出了“低碳技术”的概念,“‘低碳经济’这个词挺值得研究和商量,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可能提‘低碳技术’更合适一点。”他解释说,“我们现在需要学习、借鉴、运用、采用发展低碳技术,使我们的建设、发展、消耗能够更理性、更能够节约。所以,我想这样来讨论这个问题可能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无独有偶,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也不愿用“用工荒”这个词,“我想说,我们更愿意用‘招工难’这样一种表述,这可能比‘用工荒’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
新名词体现出部长们对问题的独到认识,希望新名词能给部长们带来新思路,更好地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