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3年10月31日,新一期畅言网设计师主题沙龙在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主题是“BIM技术在工业项目、算量以及造价方面的应用”。活动得到了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CCDI悉地国际公司、凯达环球设计公司、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近20位专业嘉宾出席。大家基于BIM平台在工业项目中的设计应用,深入地探讨全新的设计方式和设计流程以及如何利用BIM技术在工程材料量计算以及造价方面满足实际统计精度的要求。
时间:2013年10月31日
地址: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人物: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王峰(给排水专业总师)、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王玉平(计经专业总师)、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李纲(动力专业总师)、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赵强、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王啸波、凯达环球设计公司张圣航、中联环建筑设计公司杨之楠、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结构设计师杨文博、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筑师高林燕、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造价师郭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BIM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水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设计咨询所设计师樊珣、北京华思维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文军、华通国际设计公司设计师赵锐、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信息中心设计师、CCDI设计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设计师、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钟崇光、白宜冉、朱彦玲、何恒飞、韩翔宇、孙阳、杨文博、顾强强、赵晨、高江玲、代志伟等30余人。
幕起
畅言网编辑: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本次沙龙,沙龙是由建筑畅言网和中国航空规划设计院共同承办的,探讨的主题是BIM技术的经验交流。在座的各位都是BIM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交流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BIM技术应用方面互相分享经验,共同进步。下面有请中国航空规划设计院的赵强赵工介绍一下他们这边邀请的嘉宾情况。

沙龙现场
赵强: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参加我们这次沙龙活动,我们公司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专业的总师王总、动力专业总师李总、给排水专业的总师王总、六院的工艺总师以及郑副院长、以及我们BIM技术中心的全体同仁、还有对BIM有爱好的年轻设计师们,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这次的活动。本次活动我们主要分为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探讨BIM技术在工业类建筑项目上面的一些应用,今天我们正好选了一个案例,就是近期院里正在做的北京首钢生物施工园项目,也是亚洲最大的一个垃圾焚烧场项目在BIM上的一些实施情况,这里我们特别请到了中航公司五院的这个项目主要的设计师杨文博杨工来专门给我们做介绍,大家欢迎。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结构设计师杨文博
杨文博:
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代表我们五院的BIM项目团队给大家做BIM工程的交流。本次交流分为基本情况介绍,现在已完成的项目现状、业主要求和BIM的总体思路、各专业的BIM使用心得小结几个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垃圾10%以上的这种速度增长成为一个普遍的城市病。我国垃圾的处理能力比较弱,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困惑问题,在我国垃圾含水量很高,热值低,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就要伴随着除余垃圾的分类,很显著的社会效应。完成这个垃圾焚烧场项目以后在获得了第四届工业建筑的一等奖。项目位于北京西六环,靠近潭柘寺附近的一个非常隐避山坳里,日处理垃圾是4千吨,建成以后将把海淀、西城、石景山全部的生活垃圾以及丰台大部分的垃圾就直接给它烧掉,无害化处理。整体项目分成东区跟西区,东区就是指生活区,西区有主要的焚烧厂房、气体主控厂房、以及废水处理等一系列的工艺要求的厂房。这个建筑方面设计就是工业厂房、环保教育等,提倡安全、简洁、绿色的设计理念,主体就是设备区、垃圾存放区、尾气处理区以及红色的垃圾存放的区域。在剖面图上非常直观就是垃圾卸料平台、垃圾池的存储、锅炉区、控制区、尾气处理区的几大方面。建筑材料有屋顶的绿化、各种颜色的金属板、玻璃幕墙等材料。现在这个项目实际上是土建工程跟设备安装已经基本完成,年底就要点火试运行。
在全过程的施工中配合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管线打架的问题,还有管线与结构专业的碰撞,管线的桥架与建筑的窗户吊顶等问题,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这个项目由于我们不是总包,在设备安装、幕墙、消防内装等的施工程序、施工细节方面有些地方没有做到很好的保障,出了一些小问题。综上现在国有这种大型业主对我们要求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出高质量的施工图,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模块化的积累,还有越来越希望提供一站式服务,同前期的可研、方案、施工图到后期配合等做一个总包的角色。再就是这类项目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直在探索把全方位的监控系统跟这个三维的模型相结合,我们就觉得这个项目与BIM软件非常的相适合,通过三维设计可以更好的理解设计的细节,减少管线碰撞,又能很好的指导施工、后期运行等等。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虽然项目也基本完成,但我们还是为了考虑以后能够很多项实际运用BIM做施工图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基本的平立剖、中间图有的基础以上各专业同时开始深化设计。
我们的步骤基本是建筑确定了基本标高之后就开始深化设计,各专业链接了建筑的模型,定期做碰撞检测,我们在多轮的内部讨论会上加以解决,下面我们将重点阐述各专业使用BIM方面的心得体会。首先建筑方面我们主要做的是主厂房的建筑模型,包括内外墙、屋面楼地面、玻璃幕墙、门窗、楼电梯和一些设备构建的内容,还有辅助的烟啊、垃圾车过道、厂房、以及后期动画等。首先内外墙我们做过几次就觉得开始的分类是非常重要,我们根据统计好的装修表将注释中的工程做法都有整理好,按照先分类,再做门窗,然后在内部的内墙面的涂饰等小的厚度再以定义,统计材料这样的顺序就会很准确,事半功倍。但是外墙系统本身金属板的种类和材料都很多,根据保温层的厚度,金属板的种类将提好条件的墙体根据尺寸进行分割,转换成不同的幕墙类型。屋面也是做好分类,标注好厚度做板。在混凝土屋面局部有很多屋顶绿化,这个单独做注意标高的准确性,还有主体弧形的金属屋面我们是分段绘制,用拉伸屋面的方法。像有些地方有内外颠倒问题,我们做了反向构造做法。工业建筑的门窗要求很高,防火、防爆、保温、耐腐蚀、节能等,风格形式也很多,我们的经验就是种类方面要开始就把材质、颜色、厚度、隔声一些特殊要求都做好,分割的形式就是从窗户编辑框直接定义好,就能解决很大问题。楼电梯系统最主要的就是在一些残疾人坡道、防护栏杆等从栏杆的属性里直接进行设计,这里有很多的局部的洞口,电缆沟,设备基础等等的都是我们事先做好了图,插入植入以后进行尺寸上的调整就能够很好完成。
中航结构工程师:
结构方面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建筑,比较熟悉的就是柱子、基础、梁这些方面的设计。建模我将主要介绍一下钢结构,因为这比较复杂。尾气处理间这部分面临的问题就是数量特别多,控制关系比较复杂。revit做钢结构设计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分层,但是有的结构如果分层去做的话是特别复杂,我们想提出一个不分层的概念,之后去进行建模那样比较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实现不了,所以我们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营建科这个程序,之后转成revit,这样一个转换的程序,解决了我们很多的问题。但是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构件错位。混凝土主要特点涉及到到垃圾储存、垃圾池,垃圾池包括有回收那部分,所以说地下空间也是比较复杂,由于是在山体上建的,所以说周围基本标高根据开发的情况也不一样,根据造型、建筑弧线的不同标高也不一致。这是钢结构的整体模型,上面是整体网架,这是整体混凝土模型,里面是垃圾池,这是一个结构整体的模型,结构的部分就是这样。然后电气专业的工程师给大家介绍。
中航电气工程师:
电气专业应用BIM软件方面,我个人感觉只能配合在工程实际中也就是照明系统和配电柜、电缆桥架安装,主要就是比如电缆桥架和工艺或者是水暖跟设备专业的碰撞问题。因为电气专业还有一些像基础理论计算这些方面,revit这个软件我在使用方面我经验不多,只是配合各专业现状做三维设计,就是管线碰撞稍微好些。这是电气的一个整体的BIM设计,这些黑线是电缆桥架,下面是电缆沟里面的桥架,然后这些黑块是配电柜以及配电间,这些黑点是厂房里面的照明。在做的过程中尤其像做这些照明的时候,这些灯具是安装在结构专业的那个网架上,受到的限制是:结构网架出不来的话电气方面的工作就无法进行,只能说前期先大概估一个高度,然后等结构做完,因为就是各专业合在一起的时候,结构专业的网架合到我的图里面,链接进来之后我再根据他的那个下悬点位置调整灯的安装位置。但是revit软件对设备硬件要求比较高,链接进来以后电脑运行起来特别慢,机器就是一直反应不过来。
另外就是做照明,因为这个软件做工业项目里面灯具的族库比较少,在平时做设计的时候要自己丰富族库,然后因为丰富族库灯具的参数,要涉及到后面如果你要想用这个软件做这个各个房间的照度计算,就需要把各个灯具光源的所有参数都填进去,这要求比较高。因为之前某公司对这个revit他也开发了一些功能,软件的统计材料好像这个功能还是比较方便的,基本上统计的比较准确。
中航给排水工程师:
热机专业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个是设备模型的制作,另一个是管道模型,首先向大家介绍这个设备确实是全世界比较先进,4台750吨的炉子,3套25兆瓦的发电机组,烟气净化远远高于国家和北京市的标准,但是他带来的问题就是种类太多、规模大、接口复杂,国内无法提供revit三维模型,我们根据CAD的图纸还有现场的照片我们大家自己做出来的。这个模型基本达到了尺寸准确,水电接口都可以跟其他的专业相对接这样的一个深度,这是整体配合混凝土的模型。首先最核心的就是焚烧炉,我们在这里面把这个焚烧炉、过热载热、除尘这些设备已经基本绘制出来,像周边的平台、楼梯是在施工时和未来检修时候必须有的,可视化程度很高,避免了以前传统的很多的平立抛面图纸才能够表达清楚的问题。像后面这一部分脱酸、脱硫、脱硝的设备也比较复杂,在以前我们做CAD的时候和现场施工配合就发现经常出现有些标高、平面定位出错等等问题,但是我们在使用BIM的过程中就是项目文件整体的调整对族就是一个部分调整,整个系统就需要一起修改,条理更为清晰。还有就是revit里面在MEP对做管道非常的方便,做一些管线碰撞就能避免很多问题产生。
水道专业主要是有给排水、消防和一些设备的这方面的工作这样的,这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管线的种类多,管路复杂,标高变化频繁,我们基本的工作方法就是根据相应的参数和种类给他配与不同的颜色进行分配,然后绘制管路的时候既要画局部还要看整体。这是我们最后画好的整体布置图,这是局部的布置图,管路的布置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做水专业的同事把CAD和revit根据实际的情况做了一些定义和调整,这样管路就更为清晰明了。这里是一些卫生间的局部图,事先呢布置好一种管路系统,然后基于这个逐渐的绘制,要分析整体上系统的合理性,这样很容易就绕开避免碰撞的一些管路,便于调整平面和标高的位置。
下一步是暖通专业,垃圾焚烧里的暖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所有的市民反对就是这个臭味太大,所以除臭、通风是最重要的。这些是我们做好的一些模型专业的部分,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屋顶的风机尺寸比较大,用revit做好以后比较直观。有些参观走廊的部分因为有设备的问题,局部比较窄,有些才3米宽,这里有空调的吸风空机和有空调系统的就得上下这样布置,传统的CAD检测不好就容易发生碰撞的问题,那么这里用revit绘制以后就很容易协调好这个吊顶、散流器、VRV、吸风管道等。还有像一些备用设备,像活性炭的除臭设备平常不用,但是必须准备,原则就是越紧凑,空间越小越好,那么给他做好以后跟周边的厂房考虑的时候就容易留出更合理的操作间、检修间等。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积累很出多管线碰撞的经验,我们各个专业都比较齐全的整理出一个能做BIM的团队。通过这次设计总结出垃圾焚烧项目的基本的工作流程安排,我们通过这次设计整理出很多模块,以后做该类项目就能提高效率。我们想依据5+3这种模型下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说方法的调理化、配合更科学化、制作更精细化,再有就是想做几个义务建设,把厂区的模型跟各种监控系统主要是电器专业相配合,做一个可视化的管理体系。做一个密闭除臭的模拟系统也比较重要,还有就是我们根据完成程度做一种评价,将来可以配合业主招投标的时候、做评选工作也可以用。
赵强:
非常感谢五院设计师的精彩介绍,今天我们的主题主要在话题讨论表上,同时在坐的有许多行业内拥有丰富BIM实践的嘉宾,希望大家能够提出一些建议,存在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五院这边做项目的感受和难点都和分享。比如说我们在做迈达斯导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之前我参与过项目的结构导入环节,可能会有识别不出来的现象,不知道其他设计院有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一些尝试,都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可以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师:
迈达斯导入的时候这个体量因为感觉数量特别多,一次性导入的时候我们是分批导入,因为如果是合成量特别大,我们会在迈达斯里面分好层然后拷出来,然后这样就是导进系统的时候组合错误就会比较少。如果是感觉数量比较大,就会出现一些至高点对不上,出现错位的现象。
赵强:
像咱们建筑专业是不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像异形幕墙、异形窗会不会出现问题?在座嘉宾在设计异形建筑的设计的时候,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在做幕墙时模型上面有一些圆形的那种幕墙,我们在实际做的时候因为revit软件本身的局限性没有办法很好的表达这种幕墙,我们是做了两层层,一层是外层墙,一层是做成透明的那种叠在一起显示出幕墙的形态,不知道在坐嘉宾做异形项目的时候是如何实现?
畅言网编辑:
我们曾经在凯达环球举办过一场主题为“BIM在异形外立面应用”的沙龙,他们异形建筑做得比较好,张工那边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