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BIM技术如何“落地”  > 正文
BIM技术如何“落地”
发布时间: 2013-08-16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邓雪原:

机械和土木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机械现在是CAM系统,而土木却做不到,这是最大的区别。机械为什么可以批量化地把模型做到那么精准,精度要求可能是0%或者是0.1%的误差?因为它是需要用车床去生产的。而土木差1%都不要紧,计算出来的结果差5%无关紧要。那么现在就回到一个问题上,如果要生产一架飞机或者是一辆汽车,在模型上要投入多少钱?一个模型可以生产100万辆车,一个建筑模型做完了就只能建成这一栋建筑,所以投入的资金肯定是非常少的,它们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学习它,但是我们不能照搬它。

与会嘉宾参观BIM工作室(一)

高路:

我想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BIM是不是万能的。我原来写过一篇论文,在我的理解上认为数字化的范围可能更广,它包含三块,一块属于参数化设计,我发现做BIM的和做参数化的确实不属于同一个圈子。一块属于数字化,其实还有一些性能化分析,比如结构、环境、绿色等。第三个就是BIM工程,它更多地是解决一些施工模拟。我认为这个一定要界定清楚。

张吕伟:

BIM是要增加设计量的,所以这就是BIM为什么要增加5%费用的原因所在。其实BIM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BIM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以前我们信息传递靠的是二维图纸,因为每张图纸上都有要表达的东西,所以不是唯一的,但模型作为信息的载体它是唯一的,我们通过一个载体——模型,把信息传给别处。大家认为做了三维模型就叫BIM,其实不是,不能添加信息就不能叫做BIM。

与会嘉宾参观BIM工作室(二)

高路:

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的思路总是乱的,根据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对于我们目前的需求来说二维图纸不是最好的吗?人接受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二维图纸就能表达清楚。在现在的工程考察设计行业里二维就很适用,所以我们在思想上还是要坚定一些,好好好把工程做好,把房子盖好桥梁造好。

邓雪原:

我们想做一个基于FC标准的BIM构建库,这个构建库包含各个专业,把它用FC标准来表达,就可以向各个软件方提供这个构建库。大家在建三维模型时很多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困难,往往领导没有看到,但是把钱没有投到对的地方,应该抉择的对的地方理念要变成现实。有了BIM构建库就可以共享了,这个项目正在进行当中。

会后合影

张吕伟:

这个理念很好。我再谈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去做推广?在我们设计院一些大项目由业主指定,还有一部分是由内部推动的,我们暂时还没有对外,所以想向大家请教一下对外推广的经验。

我们上个月在武汉讨论设计的3.0时代,1.0时代叫计划经济,设计院有话语权;2.0时代,业主拥有话语权;而3.0时代是业主与设计人员融合在一起的设计,我们也叫做可视化设计。跟业主之间就应该是互动的,业主提出一个方面,我们马上就可以就解答。

杨海涛:

今天大家讨论了很多内容,收获也很多,BIM概念的范围好像缩小了,现在谈论的是信息模型,那几何模型算不算BIM概念,包括性能分析、流量分析等。现在软件的跟进不太成熟,随着BIM的发展还是需要软件的随时更新。再一个我们在应用时也要多总结,凝聚社会力量一起推动BIM的发展。

幕落

责任编辑: Nuo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