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地产商谈建材  > 正文
地产商谈建材
发布时间: 2011-07-21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李欣:只有最初设计好,才不会变来变去,才不会出现遗憾,万达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模式了。研发应该永远走在设计的前面,目前的中国地产没有几个能够做到的。设计要走专业化道路,落实任务是通过设计来完成的,通过建造过程把产品呈现在用户面前,开发商才能把钱赚走。这就是一个很基本的买卖生产流程,研发一定是在前面。研发之后才拿去卖,才拿去建造生产。

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出现是为什么呢?同样的东西,我们经济能力有限,还有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国家作为规范的制定者和操纵者,没有让全民真正的投入进来,大家都是群盲一样。以次充好的情况大量存在,住宅照常销售,老百姓也不知道其中的实际情况。

九州国际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欣

08年之后,专业化因素在变化。专业地产商、高附加值楼盘相继出现之后,老百姓普及的非常快。人们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了,逼得开发商不能再粗制滥造了,更专业化就会出来了。这样就需要专业设计院和开发企业联手来做,一个好的设计师后面是有一帮材料商的,设计师需要懂得怎么样运用材料,目前看来,开发商有投资的控制,所以开发商决定建筑材料的使用,设计师在这过程中是没有发言权。

我们对豪宅有一个延伸服务,就是在和甲方沟通下,开发商需要得到设计师更多的技术支持,原来的施工配合服务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后期的延伸服务。还有一种就是先期研发,不是优质材料就会用在豪宅里面,保障型住宅也应该低价却不低劣。

在限价的情况下如何去赚钱,研发就先行了,拿一栋楼出来,拆到材料子项。我们限定的是人民币1800元,但是我们通过各种设计组合,比如设备管线的材料我们选三种类型,供开发商比价选择,我们的成本控制是和开发商一块来做的,是共同研发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合作,形成的技术样板才是一套成熟的措施。原来的任务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随着技术普及,影响房价的已经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的价格了

旷建庄:房地产设计的各个环节,不是开发商的问题,也不是设计院的问题。目前看来很多行业不具备科学的精神,同样的价格,如果产品不一样,消费者接受起来肯定是不同意的。外国很多房子都是自己建的,那样的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开发商在机会很多的情况下,就会缺少精细化。建筑产品是一定要做好的,我看国贸的设计觉得非常好,而它对面的建筑就不怎么美观,建筑业主和开发商一起做出来的东西如果效果不好,双方是应该感到羞愧的。

华夏江山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旷建庄

开发商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就朝着一个方向做,比如说万达就专注于商业地产开发。另一种是机会主义者,开发商和政府关系很好,拿到土地该怎么开发就怎么进行。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设计单位来说做起来就会费劲一点,万达有自己的产业链,不然开发的大面积商业中心运作起来就会赔钱,对于开发商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设计单位接活干活同样也是第一位的。如果大家的理念能够变化一些就更好了。

戴俭:这个话题非常好,绿色低碳已经说了很多年了,建筑有三个特点,效能、属性、权利。效能是功能化的东西,权利是档次位置的标志。我感觉生态的东西更多的是权利,而绿色是可持续的,是对下一代的考虑,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绿色可能更多的是属性。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戴俭

教育上我们确实存在差距,包括价值观念、规则问题、技术问题三个层面,以上三方面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价值观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去日本参观是很有体会的,实际上绿色就是我们对人类未来的关注,日本人一直有忧患意识,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细致,无论是技术挖掘,还是管理都来源于它的意识。中国存在文化矛盾,影响了实际的发展,地标性的东西可以做,但是不要太多。

新加坡在建筑上来看,有很强的中国血统,这都是价值观的问题。中国人对自然科学不够重视,说明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正确的。很多国家的建筑规划都在谈绿色,这已经是其最主要的建筑思考了,我们很多设计还仅仅流于形式。

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已近走进千家万户,房子买卖都有这套东西在里面,非常好。我们需要一种管理手段,如果管理加强的话,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设计师都会朝这个方向走。

技术研发不够也是个问题,建筑的设计计算是否精准,是否符合地区特点等方面,做的都是不够的。各位专家可以来我们学校做各种专题调研,把科学的数据上交有关部门。

幕落

责任编辑: Yunyang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