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这是畅言网2011年最后一期设计师沙龙,正值冬至时节,设计师们围绕“建筑的表意”、“房地产的冬天,建筑设计迎来机遇还是挑战”、“设计费”三个话题展开讨论,希望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增添几分暖意。冬天还在,期待春天的到来!
时间:2011年12月22日
地点: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四层
人物:车飞,超城建筑主持建筑师;李军,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海浩,盛世企业集团规划设计部总监;徐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六所市场部经理;李欣,九源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佟晓威,中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诸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所设备总工;王墨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环境艺术研究中心室内设计师
第一幕:建筑如何表意
中国无与伦比的建设速度在获得城市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丢掉了很多东西,拔地而起的也往往是一幢幢冷冰冰的高楼大厦,让建筑本应该体现的文化与内涵基本消失掉了。在认识到这个弊端之后,一些建筑师开始为建筑加上表意的符号,但诸如盘古大观这样的建筑却表现得过于刻意,难免会表错情、会错意。如何让建筑恰当地表达出思想,让建筑达到与环境、人文相结合,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生活的最高境界,值得建筑师们认真思考。
幕起
畅言网编辑:感谢大家参加畅言网本期沙龙,本期沙龙共有三个话题供大家探讨。接下来,我们首先进入第一个话题,谈谈建筑的表意。

车飞 超城建筑主持建筑师
车飞:建筑表意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建筑如何表达意义甚至具有哲学属性。这个问题更多的意思是建筑怎样表达视觉形象符号,视觉形象符号被直接转化或生搬硬套的以建筑形式来表现。比如说做个酒瓶、龙头、苹果、西瓜之类的造型。我觉得看到表意的失败是有一个环境因素的,有一个上下文的关系。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我们看到畅言网的丑陋建筑评选中,有人把央视大楼放进候选名单,我觉得央视不是个表意建筑,这座建筑还是很适用的建筑,它的空间展现的是一个连续的环,这个环并不是完全从一个视觉形象的雕塑感来设计的。
在我看来,设计者有可能是想表达一个信息,因为CCTV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先说一个题外话,大家都知道CCTV在国外是监控系统的意思,所以一提到CCTV,外国人自然而然会有这样一个反应,他们会觉得这是中央控制。但是我们这里的CCTV却是一个生产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个产业链、信息链、集信息和制造信息、传播信息为一体。那么库哈斯在设计这座建筑时是想用链状系统把整个这个产业链以空间形式表述出来,他是一个生产性的产业链,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酷的想法。他设想里面还有很多小的单元和细胞,因为国外的新闻制作都是由一些小的独立机构来完成的,我所说的独立是很小的机构,只有几个人,比如去拍一些昆虫之类的小型作品,然后把这些制作片卖给电视台,他们这样的工作模式和国内有一些区别。他是想用这座建筑激发转型、改革,或者是用这种方式来传达改革的信息,当然最后会有一个形象的含义体现在建筑里。所以我想说建筑可以表意,但是如果你要是特别直接地去表意往往会很失败,经常是通过比较委婉的方法自然而然地会有很多意义附加在建筑上。但是这种附加是在使用中附加的,而不是在建造之前就附加好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很多人做一个苹果形状的房子或者是一个圣诞老人形状的房子,是在还没有使用的时候就已经把意义强加给建筑了,但是这其实是非常粗暴的想法。建筑通常会被不同的人使用、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如果有一个圣诞老人形象的建筑,那么过春节的时候怎么办?难道就不能用这个房子了吗?

佟晓威 中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佟晓威:河北燕郊的那座福禄寿建筑在国内是觉得很恶俗的,我们接触过很多国外设计师,他们觉得那座建筑并不是很差。建筑可能会表现出很多意向,可能某种建筑类型在这历史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和这个使用阶层已经消亡了,甚至它的功能本身就已经消亡了,它留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形式了。可能有些建筑形式本身代表的就是一个意义,包括古代建筑,像埃及建筑的那种感觉完全就不是一个功能实用的意义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政府部门和法院基本都是一种建筑风格,做政府项目不可能是一个很轻巧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从古至今都是这种形象。
我觉得福禄寿建筑和五粮液的酒瓶建筑其实并非有多么的丑陋,因为从建筑师角度来讲,批判这样的建筑主要是它太浅薄了。对于那些目的特明确的人而言,可能觉得这样的建筑不错,已经表达这个建筑表意性的东西了。这就像扎哈的建筑一样,不能到处都去建造这种建筑,每座城市有一两个表意建筑就可以了,不能成为一种趋势,只能作为一种特例。就像行为艺术,要是全世界都搞行为艺术,那么这个世界就“疯了”。前两天一位在RMJM工作的朋友给我看了他们在迪拜做的一个酒店项目,那个项目有一个受重的倾斜,看起来就是歪的,那个朋友告诉我,像这种建筑全世界只能在两个地方建,一是迪拜,二是中国。这两个地方的特点都是在短时间内崛起,他们希望是留下些崛起的印记,所以也没有时间去积累很多。此外就是这两个地方有钱,所以RMJM来中国主打的类型也是这一类的项目。我觉得这是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需要这种建筑,所以它们如雨后春笋一样生长出来。建筑师只能去不停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