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之屋”是由大卫.科恩建筑设计所在建筑基地公司伦敦分公司的办公楼顶建筑的一套房屋。

上个月,“空中之屋”在伦敦设计节期间正式开幕。房屋用钢结构作为框架,用铜网丝的外墙将它包围,用透明的塑料作为屋顶。

房屋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可用于演讲、办演出和开派对。

空中之屋
空中之屋是由建筑基地公司设计的一个可以举办活动的空中建筑。它位于图利杰大街建筑基地公司的办公楼楼顶,拥有几间敞篷式和封闭式的房屋,可用于演讲、办演出、举办宴会以及晒日光浴等等。这个房屋已于2010年9月20日,在伦敦设计周期间开幕。

这个房屋的特点就是,房子的中心庭院是敞篷式的,形成了上升式的碎片大厦(碎片大厦是高耸于伦敦桥站的大楼)。它悬于图利街大楼上的悬臂式阳台,使游客欣赏到令人惊叹的美景——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穿过伦敦摩尔开发地,泰晤士河与伦敦塔尽在你眼下。

近似于一个小剧场的面积使人们可以对“空中之屋”进行多种不同的布局。四个从庭院里延伸出来的房间会是绝佳的会议和休闲地点。南面是一个百叶式外墙,墙外有一株黑山茱萸的大树,秋天,它的叶子是紫红色的,但最后叶子会变成绯红色的,使屋顶成为一个天然的宜居地。

“空中之屋”用定制的钢作为框架,铜网丝作为幕墙,落叶松木作为地板,六块塑料板作为屋顶。
整个房子都使用明亮、各种透明度的材料:白色的钢框架看起来就像一幅空中画作,使房屋的轮廓十分清楚,形成该地点地面和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个用不锈钢作为框架、用铜网丝板作为外墙,形成波纹式的外观,看上去,房子的墙壁有些使人眼晕。ETFE(乙烯四氟乙烯)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设计的、供宇航员在月球上包装使用的材料,在此建筑使用了2X2到8X3平米。带有银点的防晒材料铺在纤维似的材料上面,这就构成了大楼的屋顶。

“空中之屋”的设计克服了许多限制条件:屋顶有限的建筑空间;建筑地址位于保护区内,该区域内对开发项目的外观有严格的限制;有限的建筑资金;屋顶施工。
因为屋顶已经再难以承受更多的材料和人的重量,所以在它上面建筑一个新的框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将载重转移到原有的钢结构上,建筑师在屋顶建造了一个钢板层,它遍布整个屋顶,并与屋顶下面的钢结构相连,这样,新建的部分成功的将载重重心通过钢板层转移到了已有的建筑上。
除了悬臂阳台,整个框架都放置在楼顶范围之内,因此就不用在大楼四周使用昂贵的脚手架。这样也符合了减少在街道上看到楼顶建筑的范围,以及尽可能最少的改变大楼外观的建筑规定。

而且,建筑材料也要符合地方当局的要求——即质量上乘,使用期长;又能为保护区增添赞誉。
有限的资金和从设计到完成只有八周的工期,使这个“空中之屋”项目更加艰巨。这个由湖泊地产Magdalen房屋的所有者投资并委托建造的项目,将一个虚幻的利用被忽视的伦敦屋顶的设想付诸实践,同时也与伦敦市长的“鼓励使用城市屋顶”的政策相互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