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纵论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 正文
朱嘉广讲话实录
——2012中国当代建筑艺术论坛
发布时间: 2012-02-08   来源:网友各自安好゛Elope投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嘉广

非常荣幸参加《年鉴》的新书发布会,能与老朋友见面,机会非常难得。我还没有仔细阅读《年鉴》这本书,但是我有一个印象,今年的《年鉴》有了一个新的面貌,整体上给我的印象非常好,这完全是一本高水平的年鉴,收录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非常高水平的创作,我觉得完全不输给国外,我非常受鼓舞。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能够与大家交流,这是很好的。

我也是个建筑师,但做的很多事都属于城市规划方面,说到两馆建设,我看到后有些兴趣,因为它的建设地点在奥林匹克公园之内。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面积在十几平方公里,我参与了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有些想法也许能供大家参考。在奥林匹克公园还没有建成之时,我有一个看法,在有些场合中也对政府提出过,我认为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孤立于城市的作品,当然它很壮观,而且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但是在奥运会之后如何跟城市融合在一起,成为城市有机的一部分?我当时还提过一个方案,这个公园应该重新规划一下,这是一个贴近城市生活的项目,自然应该吸引人进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需要门票,空荡荡的让人不知所来何故,无非就是吸引游客来看看鸟巢、水立方,或者是一年有两三场大型演唱会。奥林匹克公园现在不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是什么大项目都要放到里面,中国美术馆也要往里放。中国美术馆以前在城市里挺好的,街道对面有一排卖各种器材的小商店,如果改造成大家都能去的孤零零的建筑是不行的,一定要和城市生活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变得活跃。刚才周畅教授提到,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博物馆,我们要教育、要宣传,其实我们需要一个参与性特别强的建筑,当今我们应该做成一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传播、体验和学习的地方,包括中国工艺美术馆也是如此。把建筑外观做成像玉器、青铜器,那些都是表面的东西,真正核心的内容应该是将这座城市和所要体现的内容放进来以后,对城市的文化生活要产生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希望美术馆今后能够插入更多内容,是能够生长的建筑,能够跟城市的街道、城市空间结合起来。通过一个项目或更多的项目能够给奥林匹克公园带来更多的生机,将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气息融入城市,大家每一个项目都能够做出贡献,这是我特别希望看到的。

点击查看更多嘉宾讲话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