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
这次活动我特别想参加,但是因为特殊的原因没能及时赶来,虽然迟到了,但我还是想赶过来听一下。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每年的《年鉴》新书发布,第二就是这个论坛。《年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论坛也是思想升华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年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里,我们也身在其中,正在做这样一个项目,所以我特别想过来听听大家的想法,也许因为来得太晚,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发言。从建设旅馆、公共建筑题材来讲,我们是身在其中却不得不承受,其实在座的各位可以用很放松、很超脱的心态来谈自己的感受,但是作为我们这些一线建筑师,还不得不在中间再去摸索,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也很深刻,从我们做设计本身的角度来讲,最大的感受就是本身这一个项目就很受大家的关注,包括建筑界、业主等方方面面都非常重视,而越是这种被关注的建筑往往越会让我们担心。在我们的利益被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往往失望是大于希望和兴奋的。所以我每次看这本年鉴的时候都是以往没有见过的东西,每次读这本年鉴的时候总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刚才几位嘉宾发言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全部听到,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大家的一种想法。从我们做设计本身出发,希望我们更多的采取一种平常心,尤其是做这么重要的、被大家关注的项目,建筑师很容易迷失自己,尤其是找不到自信,这就是刚才包泡先生所讲的文化不自信的深层次理解。包括我们现在已经确定好的方向,这是一种新的导向,这种导向是经济实力增强以后的自信,但实际上内心反馈出的却是一种不自信,这一点在座各位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希望建筑师也好、创作者也好,运用更正常的心态、更自信的心态、更加放松的姿态来关注建筑,用平视的眼光去看待建筑,自然的去做建筑创作。谢谢大家!
点击查看更多嘉宾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