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青城山溪水绵延、薄雾缭绕的自然美景……
一方面,是极具个人艺术态度和当代性的私人美术馆……
追溯远古与发想未来,两个坐标相反的命题在青城山交汇碰撞。
什么样的建筑语言,才可以讲述如此矛盾而有趣的相遇?

岳敏君美术馆
不远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见证着中国人自古以来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也孕育了这一带特殊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在这个方案中,我们试图用一脉相承的方式与自然展开对话,创造一个媒介,通过它,现实与想象、自然与科技、传统与未来,这些看似对立的景象可以互相叠合。
美术馆位于石孟河边,我们将它设计为圆润而富于变化的有机形态,仿佛取自河中的一颗鹅卵石。这本身是古老而自然的造型,但我们却赋予了它一层轻灵的金属外壳,柔和地反射出周围的景色,与自然连成一体,仿佛一件隐形衣,同时又极具未来感,使建筑轻盈地悬浮于地面,仿佛来自未来的飞行体。于是,我们为人们呈现了这样一个美术馆,它具有艺术家直接而肯定的个人态度,却以“消失”的方式参与自然,用未来的语言与远古悄然地开启了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