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数字中国 开启BIM时代(二)  > 正文
BIM的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无需犹豫
——访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杨远丰
发布时间: 2011-03-15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杨远丰

作为已经在全球建筑界大显身手的BIM,近年在我国开始呈现“蔓延”趋势,很多国有大院纷纷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发展这项技术。为了迎接BIM时代的到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8月成立独立的BIM小组,以原有的技术积累,再加上积极的钻研,在短时间内将BIM技术应用于实践。近期畅言网采访了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杨远丰,他介绍了广东省院BIM项目的具体实践情况,就BIM的技术优势、BIM在中国发展前景、目前存在的障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畅言网:在全球工程建设市场,BIM的推广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可以说到了一个转折点。在中国BIM正在被建筑师们提及,正在引发建筑界一场新的革命。您如何看待BIM的发展历程?

杨远丰:从2002年欧特克公司提出BIM的概念到2010年,经历了8年的推广期。我们发现近两年的建筑相关媒体、研讨会、网站讨论热点等,都少不了BIM的话题,这充分说明BIM的理念与技术已渐渐深入人心。2010年可以说是BIM“井喷”的一年,许多设计院的BIM应用从试验性质转入实际工程应用,采用BIM技术设计的工程项目也在去年大量涌现,BIM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设计师所了解。我认为从今年开始,BIM技术的推广与普及速度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畅言网:我们了解到贵公司在BIM应用上一直走在国内设计机构的前列,积极努力地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大力推进BIM在项目中的实践应用,并且打造了非常成功的案例作品,请您谈谈贵公司是基于哪些因素选择BIM并着力推动其发展?

杨远丰:BIM技术可以应用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对于设计领域来说,它的优势更为显著。广东省院注重技术创新,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与研发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在五六年前接触到BIM软件的推介之后,即意识到BIM是未来设计的趋势,开始在院内进行ArchiCAD与Revit的培训与推广,几年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案例。总结起来,我院基于下面的一些因素选择并推广BIM:

1、先进的理念。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特性、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共享、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支持、可视化的设计等等,这些理念的先进性使得传统的CAD设计流程相形见拙。

2、技术的可行性。先进的技术要落到实处,还要有切实的可行性。BIM软件经过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功能、操控、硬件要求还是本地化程度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几大软件厂商的研发与推广也不遗余力,使得BIM软件的技术门槛日益降低,普通设计师已完全可以快速掌握BIM设计流程。

3、行业的趋势。随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制造业的对比影响下,信息化、参数化的设计已成为提高建筑业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建筑业对BIM的认同度正在明显的提高。

4、显著的实效。随着BIM技术在我院一些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它的实效被越来越多设计师所目睹。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BIM小组组长、技术主管杨远丰

畅言网:BIM作为革命性工具为建筑行业带来一种变革,意味着一些旧的习惯的消失和一些新的格局的产生,也意味着参与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您如何看待这种挑战和机遇?

杨远丰:对于设计院来说,推广BIM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传统。传统的观念习惯、传统的流程做法,都对新的技术有所抗拒,而在转变过程中的学习、探索又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短暂的低效甚至无效过程,这些都是必要的代价。尤其是目前中国设计行业普遍存在着周期短、设计费低等现象,作出转变的决定需要相当的魄力。而一旦克服了不利的因素,度过阵痛期,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也是显著的。推广的着力点,就在于使“传统势力”看到变革的实效。

畅言网:在国内建筑界BIM应用领域大家都处于摸索的阶段,众多领先设计机构的努力促使一些成功的BIM应用案例纷纷建成,您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谈谈BIM带来的益处和革新。也可谈谈该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杨远丰:BIM技术的优势非常广泛,从宏观上说,它是全新的信息化建筑设计方法,带来设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三维可视化的信息模型可有多方面的应用,如设计的校核、统计算量、性能分析等,全面提升设计的质量与价值,同时提供了各专业协同设计的平台。这些当然是非常概括的,每一方面都可以深入详述。我们作为设计人员最大的感受是在设计的质量方面,对项目的整体掌控较过去明显更有把握,项目的完成度更高,专业冲突更少,质量提升明显。另一方面,BIM软件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对硬件的要求也比二维设计要高,需要BIM软件厂商不断提升软件的潜力,并在本地化与贴合设计师操作习惯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此外,设计过程中前期需要考虑的信息量较大,可能一开始设计人员不太习惯。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