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危险的建筑  > 正文
战火中的科隆大教堂
发布时间: 2011-05-19   来源:网友gzw668投稿 

(图片来源:互联网)

科隆的历史十分悠久。它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古罗马帝国北征,克服了当时在人类看来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的、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沿着莱茵河北上,占领了公元前38年日尔曼人的村落,建立了古罗马帝国的殖民地。两千年的历史在德国的城市历史中是罕见的。因此,科隆在中世纪以前以及中世纪时期在欧洲的基督教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显赫地位的历史见证便是遍布科隆全市的众多的教堂,教堂风格以罗马式为主。罗马式建筑风格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建筑美学样式,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时间的标志:罗马式建筑兴盛于公元十至十二世纪。

(图片来源:互联网)

科隆最为著名的是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之所以称为大教堂,那个“大”字绝对不能省略,那是因为只有有大主教任主持的教堂才能称之为Dom,与普通的教堂Kirche一词相比,完全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词汇上的区别区分的是权力。德国境内有幸称为大教堂的共有二十处,其中有权选举教皇的大主教仅三位。全世界有权选举教皇的大主教共一百二十人。要知道,古代的教会权力是远远超越世俗权力的。说白了,大主教的权比国王大得多。由此可见科隆大教堂是享有多么大的权力。科隆大教堂于公元1248年动工,一建就建了六百多年,直到1880年才按照十三世纪的建筑设计图完成了教堂正面的建筑工程。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中世纪的基督教精神是压抑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你当人的不好好做人,不老实,那你死了以后一定是要下地狱的。这是一种通过恐吓的办法来教育世人,从而达到天下秩序井然的目的。所以中世纪时期建造的哥特式教堂,就像科隆大教堂一样尖顶的建筑物,里面统统都是黑暗的。教堂的高耸是为了告诉你宗教的力量多么强大。教堂的窗户上画的都是圣经故事。为什么呢?因为那时的人们都没有钱受教育,大家都不识字。为了让老百姓记住圣经故事,建造教堂的时候就必须把圣经中重要的故事情节用绘画的形式固定下来,帮助听故事的人记忆。可惜科隆大教堂在二战中没能免于战火,窗户大都被毁,现在大家见到的多数是修复后的窗户。

(图片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