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安藤忠雄的低技主义
发布时间: 2013-11-29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就算是进入计算机时代,事务所的理念依然是"低技主义",坚持通过人与人的现场对话直接沟通。在对话中我将想法传达给他们,培养出能理解我的员工。这样的方式我一直用心坚持,如果不是这样,事务所这样小的规模是无法担负世界级项目的。

安藤忠雄今年72岁,依然很忙,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的安藤事务所正在设计或建设的项目有十多个,其中三个在中国。收到我们发出的采访邀请,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让助手将半年后的行程发给我,让我挑选合适、方便的时间和地点。

安藤忠雄

我从他密密麻麻的日程表里找到了一丁点空白。这一天,安藤忠雄到上海参加一个商业地产项目的签约仪式,开发商是一个台湾人。安藤说:“我很少接商业项目。这个项目里面要建成一个上海最大的儿童乐园,这吸引了我,而且业主承诺给我很大的自由空间来设计,促使我接下这个项目。”

采访前,安藤先生邀我跟他们一起吃晚饭,晚饭是业主方准备的,在假日酒店的中餐厅。我刚到时没有看到他,是经他的助手指引,才看到他,一个坐在高大红色靠背椅里的头发灰白的瘦小老头。稍许寒暄,我们坐下吃饭。安藤先生没有吃很多,他只是夹了一些青菜,配一碗白米饭。席间一言不发,有人过来敬酒,他都起立回敬。大约有一小时的时间,他突然起立,站得笔直地跟台湾业主说:“我需要先离开了,抱歉了。”于是,安藤一行大约十人全部放下手中的碗筷,起立离开。我也跟在其中。我们返回了安藤先生下榻的浦东柏悦酒店。

酒店大堂客厅在87层,沙发都靠近窗户,可以俯瞰外滩全景以及一部分浦东的景色。那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外滩灯火通明,黄浦江上还有挂着彩灯的船在慢悠悠地行驶。“我就是喜欢这里的夜景。”我正看着外滩夜景出神,安藤向我走过来说:“我喜欢这家酒店,很大的原因是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夜里,那些建筑会变得更美。”安藤换下西装,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显得更加清瘦了,不过精神矍铄,好像根本没有经历这一天的舟车劳顿。

 “终于有时间喝上一杯咖啡了。”“是呀,您今天辛苦了,安藤先生。”“每天几乎都是这个样子,出席各种活动,去工地,跟事务所的建筑师们谈项目。不过我喜欢这样的快节奏,我完全没有问题。我上午还去看了上海保利剧院的项目,估计很快大家就能看到它了。”

安藤忠雄与其他的世界级建筑师不同,他没有“大师”的架子,而且也不是一脸严肃,更不是只穿黑色和白色的衣服──虽然大多时间是的。

安藤忠雄也许是唯一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而如此成功的建筑师。1957年在他16岁的时候,他开始做职业拳击手,只是为了能早日为家里挣些钱。不过,做个建筑师这个想法,一早就在他脑子里刻了下来。18岁的安藤忠雄用打拳挣来的钱去游历日本,看日本的传统建筑。22岁,安藤开始游历欧美和非洲各国,看全世界的建筑。回到日本后,28岁的他创办了“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由于他不是科班出身,开始很难接到项目,只能“躺在事务所的地板上发呆、打滚、到处找空地想象建筑样式”。

 “只要坚持梦想,就终将成功。”这是安藤忠雄的信仰。他那时经常主动给政府提建议。他建议大阪市政府为火车站做绿化,在楼顶和露台种植物,被政府驳回并说他莫名其妙(这个想法如今在东京的表参道实现了──环保是安藤的另一个坚持,尤其是近10年,这一度成为他工作的主题)。事务所成立最初的几年,这样的回绝甚至嘲笑随时存在,但他坚持了下来,直到1976年完成的“住吉的长屋”,获得了建筑评论家伊藤郑尔的肯定,他的职业生涯才逐渐顺利起来。

72年的人生,安藤忠雄都是这样“站在黑暗中,朝着眼前的光明,不断抓住机会拼命向前,实现梦想。”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了普利茨克建筑奖,这是建筑界的“奥斯卡”,他把10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给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

这 多年,安藤忠雄一直坚持使用清水混凝土建造建筑,通常充满着仪式感,但他的建筑并不冰冷,反而强调与人的沟通,与环境的协调。在建筑的世界中,除了可看见构筑的实体外,就是创造层面的重点,亦即对本质的探索与呈现,而本质又与空间所欲展现的精神共荣共存。安藤的理念就是如此,“本性最重要的还是材料在还原后的单纯化”,唯有设计精简且材质亦简约造就的更纯净的空间,才能愈呈现事物的深度,才能震撼至人的心灵,及一种人类至高情操的反映。这也是他执着于简朴的混凝土建筑形象的意念与理想。这就是安藤忠雄的建筑哲学。

过了一会儿,安藤忠雄的助手矢野正隆和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也坐了下来,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些打印出来的效果图。安藤忠雄对面坐着的是主要采访人是马卫东先生,他是安藤忠雄在中国的代理人以及工作伙伴。安藤要了一杯红茶,其他人则是咖啡,访谈就这样开始了。

2个多小时,过得很快,安藤忠雄很健谈,精力充沛,幽默风趣,爱笑,而且笑起来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我多想每天多一些这样的时光。”当他的助手提醒他明早还要赶飞机时,他说,“很久没有这样回忆以前的事情了,我总是觉得自己很年轻,总是不愿意休息。”

拍摄是在安藤返回日本的一周后进行的。当安藤忠雄和荒木经惟知道又要跟彼此合作的时候(几年前,因为要出版自传《建筑师安藤忠雄》,安藤曾邀请荒木为他拍摄封面、肖像及一些建筑作品),都非常兴奋。我们也为能够将这两位老顽童凑到一起而激动──毕竟对于他们,这样的机会以后越来越少了──荒木虽然只比安藤大一岁,但身体和精力远不如安藤了。安藤为了拍照特地赶到东京,荒木也选择了东京最新的安藤作品:名为21_21 DESIGN SIGHT的展览馆,8月20号正好是闭馆日,拍摄进行得非常顺利。两位惺惺相惜的老顽童越玩越高兴,拍遍了展览馆每个空间,最后竟让安藤骑上了儿童玩具,让我们扑捉到了全世界的媒体上都没有见过的建筑家安藤忠雄的另一面。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