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维也纳煤气储罐变成公寓
发布时间: 2011-09-2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从维也纳市区到机场的途中,远远就能看到4个巨型砖砌外墙的煤气储罐,每个直径60米,覆盖着金属结构的圆顶。这些储罐建于19世纪末奥匈帝国时期,本是用来储存供维也纳市区使用的煤气。这4个巨罐,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目睹了奥匈帝国、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纳粹德国、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奥地利第二共和国五个“朝代”。1985年后,维也纳市区全面改用液化石油气,这些巨大的煤气储罐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城市的扩展,原来的郊区变成新城区,这4个煤气储罐被改建为大型多功能综合体,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标性建筑。4个储罐的改造工程设计,分别由奥地利和法国的著名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负责,改建后的4个储罐的上部,成为600多套公寓,底座几层为商业、娱乐区域和办公用房,一条购物街将4个罐连接起来,地下为多层车库和商业库房等,其中一个罐子的底座建为可供3000人活动的多功能厅。最终,改建后的4个罐子,仅仅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就达94万平方米。

 德国科隆市的建筑则再生为文物。科隆位于莱茵河畔,是德国西部的经济中心。二战后期,科隆作为德国齐格菲防线背后的重要战略支点,遭到美英空军的狂轰滥炸,几乎被夷为平地。同济大学办的《时代建筑》杂志2001年第4期,刊登了该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露教授《历史建筑的再生》一文。该文介绍,建筑设计师在修复位于科隆市中心的空袭中幸存的中世纪大厅时,在一侧新建了接待厅,被炸弹冲击波震碎的彩色玻璃窗的碎片,被嵌入了新大厅的玻璃窗上,这个大厅又与一旁的圣 .阿尔班小教堂相连。小教堂部分保留了战后的废墟状态,以保持人们对战争的记忆。

 瑞士苏黎世传统工业区形成于18世纪末,其改造方案于2001年由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出台。该工业区中的一个造船厂,现已改造成一个剧场、一个电影放映场、一个具有另类气氛的酒吧,空旷的大厅则用来展览前卫艺术。但是,它的结构和外墙装饰风格基本不变,只是增加了一些公共建筑的配套设施(厕所、坡道、疏散楼梯等)。工业区内的一个锅炉房,由于内部空间高大,则通过钢结构加层并划分空间,改造成一所风格独特的建筑学校。

维也纳煤气储罐公寓

维也纳煤气储罐公寓

维也纳煤气储罐公寓

维也纳煤气储罐公寓

 

责任编辑: Hele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