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世界建筑流派  > 正文
后现代主义建筑
发布时间: 2012-02-2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后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互联网)

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建筑思潮60 年代,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批评,对现代建筑理论中的强调理性,追求净化持否定态度。他们以密斯·凡·德·罗的明言“少就是多”为靶子,认为那是不要历史,否定人性的清教徒式的说教。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至今无统一的看法和结论。报章杂志介绍多的,是该种思潮的主要理论家、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的三种表现:1 反对光秃秃的建筑造型,主张增加具有传统韵味的装饰;2 反对现代建筑的自身纯洁与理性,主张建筑应继承历史,应与环境相结合;3 反对“国际式”方匣子,主张个体建筑应有特色,使它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

被誉为后现代的第一个名作是文丘里为他母亲设计的栗子山住宅。他一反美国流行的平顶洋楼,而是用坡屋顶再现了早期殖民式风格的山庄别墅,亲切可人。包括室内的家具陈设,文丘里都借鉴传统做了精心的筹划。1976 年,文丘里为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所作的设计,墙面的色彩与图案都与原有建筑相呼应,在转角处还安置了一跟用木材制作的变形爱奥尼克柱,被认为是后现代注重传统的代表作。

1982 年,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市政大楼,标志着后现代已进入美国官方大型建筑。

解构主义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思潮,国内建筑界至今尚无统一的见解。有人说它是反构成主义或反结构主义;也有人说他是要唤醒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对长期被排斥在正统观念之外的冲突、破裂、不平衡、不稳定的组合形式给以肯定。解构主义认为,从古希腊的伊瑞克先神庙,到哥特时期的巴黎圣母院教堂;从赖特的流水别墅,到朗香教堂;从文丘里的老人公寓,到约翰逊的电报电话大楼,建筑的对比、张力、破裂的形象日益明显。解构主义就是要将建筑创作中那隐匿的、潜在的或被迫从属的形式特征加以强化,以正面的形式特征突出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解构主义具有较强烈的开拓意识,并以其激进,甚至破坏性的思想及理论,尝试从跟本上推翻传统建筑文化体系。因而,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难以被人理解,并引起人们的争议。

作品屈米设计的巴黎维莱特公园、东京新国家剧院;埃森曼设计的卡奈基—麦伦研究所;哈迪特设计的香港顶峰俱乐部,是其代表作。历史在飞跃地前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陈代谢的周期日益缩短。继后现代、解构主义之后,必然还有更新的思潮出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后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互联网)

后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互联网)

后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互联网)

后现代主义建筑(图片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 Jing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