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徘徊在保护边缘的古民居
发布时间: 2010-06-10   来源:网友安迪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落难”的古民居

江西保存较好的古民居院落(图片来源:百度)

2010年春节,在外工作多年的德兴小伙小张回到了家乡海口镇,当他带着女朋友准备转转镇里的一些古民居时,却发现一些记忆里的古民居已不复见,留在原地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或者新的建筑……这些撑过了百年风雨的古建筑到哪去了?小张一打听:有的没有被保护好,倒了;有的甚至被村民贱卖到江浙一带。而小张不知道,其实这些建筑的命运,早被乡邻们所关注,他们认为,德兴海口镇目前尚存的明清古民宅建筑“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之浓、古韵之香”,堪称是徽派古宅中的明珠典范,是德兴古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德兴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海口镇的历史遗存,就是保护海口潜在的开发潜力。为此,他们于2007年、2008年先后在德兴人论坛发帖“谁来救救海口古建筑”,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今年更是在省内各大论坛发帖呼吁。

其实德兴海口镇古建筑的遭遇并不是孤本。与德兴海口镇古建筑有着同类遭遇的,还有靖安的“太史第”。它位于靖安县城西清湖巷系马桩后,是一座五重直进、两层砖木结构、成不完全对称设计的古宅。从2005年起,当地的有识之士就不断地在网上发帖呼吁保护。

除了这些民间多方呼吁期待保护的古建筑,2007年,婺源长溪村一些老建筑的被拆卖也引起各方震动。媒体甚至喊出“救救落入‘外卖’风中的传统民居”的呼声。而历史总是不断重演,这边厢的惋惜呼喊还没有消失,那边厢又听到更多的古建筑轰然倒地的声音:据2009年媒体报道,乐平涌山镇王家街就有10幢古建筑被整体迁至浙江、上海等地“落户”,有的局部建筑还流向海外。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