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界面的模糊化
在湘西,人们为在有限的空间内争取更多的使用面积,以适应生活和商业的需要,普遍将临街的建筑开辟为店铺和旅馆,通过延伸屋檐或加大窗户及门的面积,使得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还产生了一个很有个性的灰空间,从而也使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种空间的模糊化创造了满足人们多种行为活动需要的场所—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同时,建筑因适应地形的需要而形成的错位、错层、掉层也使得它所围合的空间不仅在水平界面上模糊化,还在垂直界面上也产生了模糊化。以上的空间变化根本不同于秩序原则指导下的理性空间组合形式,而表现为空间上的反秩序。显然,形成各种反秩序模糊空间的水平界面、垂直界面也必然是多义的、反秩序的、模糊的。

图片来源:百度
尺度亲切宜人
街巷是构成村镇意象的重要元素之一。一个清晰可辨而又富有魅力的村镇意象和街巷的形态是有直接关系的。街巷一般是村镇和小城的主要道路,两侧由店铺和住宅围合,成为封闭的线性空间。湘西的街巷,地面多铺设条石或卵石,其宽度与两边建筑的高度之比,一般小于1,尺度亲切宜人。由于街巷两边的建筑随形就势,也就使得街巷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街巷空间是两边建筑的剩余空间,因此,曲折、起伏是湘西街巷的特征之一。在这里很难找到笔直的街巷,这不仅消除了较长的街巷的那种漫无尽头之感,还增添了街巷的韵味和亲切感。
凤凰镇的街景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具备了湘西民居聚落景观中最为复杂、丰富的街市景观。其中涉及的建筑种类除了吊脚楼外、还有城墙、城门、桥、过街楼、塔、阁等,城内纵横交错的街巷,碧绿的沱江水,与沿江环绕全城的青山一道构成了湘西小城的独特景观。在一系列景观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石板街和沱江边的吊脚楼.
湘西小城的石板街宽度多为3 m~5 m,建筑高度大约在5 m~10 m之间,D/H≤1(D:街道宽度,H:建筑高度)。同时因为地形复杂,建筑随地形而建,加上采用错、吊、伸、缩等手法,故商业面宽不可能太长,一般都是W/D≤1(W:商业面宽)。这种宜人的尺度创造了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形成了表面反秩序形式下的一种隐性的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