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谁解填海区沉降之谜?
发布时间: 2010-04-12   来源:网友深蓝气球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填海区地面沉降不可避免,工程技术上早有应对方法,但尚无法规可依,责任也难以界定

填海区现实

对新建的填海造地区而言,地面沉降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填海区域原本为淤泥覆盖,而填海土层也有很大一部分由淤泥、回填的松软土层组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含水较高的软土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才能达到固结密实。这期间,地面会不断缓缓沉降。

“香港国际机场依然在沉降,香港的相关部门也经常检查并做必要的修复。”焦纠纠说,地面沉降对道路和机场威胁最大,这些工程对沉降控制的要求也最高,但对于填海区建筑工程来说,就算以最好的技术处理,沉降依然是客观存在的。

填海区内如果大兴土木,开挖地基深坑,降低了地下水位,更会加速地面沉降的速度。深圳市宝安区建设局在通报中也承认,宝安中心区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加速了该区域的地面沉降。

焦纠纠则指出,在工程建设中,应当保证基坑之外的地下水位不下降,必要情况下应在坑外建设注水井,保持外部水位稳定。

不过,他同时认为,即使工程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也是一个短期过程,一段时间后能够自行恢复,“填海区的整体沉降是个缓慢的过程,引起短期强烈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小。”

在同样拥有较多填海造地面积的珠海市,由于填海区早期建设并未重视软基土带来的沉降问题,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2008年,有媒体报道指出,在珠海的金湾、斗门等区域内,一些路面呈波浪状,部分桥梁与道路的连接处出现明显的高度差,一些较早建成的楼房在沉降过程中发生开裂。

此外,在天津和宁波北仑等地一部分未进行整体软基处理的填海区域内,沉降带来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支兵发及其同事曾公开撰文说,建于新近沉积的软土分布区的工程建筑,大多不同程度受到软基沉降的影响。这不仅造成南部沿海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部分商住楼无人问津,严重影响投资环境。

另据丘建金介绍,国内工程技术界更关注填海区域前30年的沉降情况。他举例说,深圳当初对福田保税区填海工程提出的控制性要求是,土地出让后30年内,地面沉降不超过15到20厘米。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