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包豪斯90年:流浪的乌托邦
发布时间: 2010-03-03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乌托邦流浪记

1932年10月德国纳粹党在德绍得势,成为了执政党,他们决定关闭包豪斯。全体师生只好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家电话厂里,此时包豪斯已经失去了作为大学的资格,成为了一座私人学院。可是1933年更为糟糕,纳粹党正式在全德国上台,强行关闭了电话厂里的包豪斯。至此,一间先锋学院年仅14岁便被强权残酷地扼杀。不过,包豪斯的传统和精神却不死,它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美国北卡罗来纳的黑山学院可以说是包豪斯的美国版。约瑟夫·阿尔博斯去到美国之后,就任于黑山学院。在黑山学院,包豪斯的痕迹处处可寻。比如学院没有固定的统一的给全体学生的教学计划。学生没有必修课,而是自己个学习计划,跟着一个老师。学校经常举办的活动叫做“包豪斯之夜”,所邀请的客人,正是包豪斯的创立者格罗皮乌斯,还有作家赫胥黎、阿内伊丝·宁、亨利·米勒,甚至还有爱因斯坦。这样的教学课程固然有实验性,但是很难产业化或者投入生产,黑山学院虽然享誉艺术和设计界,还是在1956年破产。

包豪斯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在逃离德国后,成为了哈佛大学的建筑系主任,他言传身教地向数代的美国未来建筑师,不断灌输传播着包豪斯的精神理念,这使包豪斯在美国这个先进的平台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他那句名言则说明着包豪斯为何能90岁而长盛不衰:“有决定性的、能让包豪斯长盛不衰的,不是其产品,而是包豪斯指向未来的方向。”或者说,就是那种不怕流浪,永寻乌托邦的包豪斯精神,成就了这个现代设计的源头和中心。纪念包豪斯90年,其实就是在纪念这种勇气和梦想。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