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恩斯特·柏石曼:从建筑触摸中国人的内心
发布时间: 2010-04-06   来源:网友xin投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百年前的线条与存照

“我们希望解释一下,为何在看到中国建筑时从我们的灵魂中会升腾起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因为我们不仅为看到众多建筑和地面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的统一,以及自己成为建筑与风景这个画面中的一部分而感到愉悦,而且我们还感觉到那些建筑本身,不,甚至连同它们的装饰物,都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一种鲜活的灵魂,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够造成一种完全超脱淡泊的氛围。”在一个落雨的深夜,恩斯特·柏石曼在德国的书斋里,静静地写道,一边,他想起那个遥远国度的一切,寺庙、佛塔、祠堂、牌坊、桥梁、村庄、城市、墓地……他感觉内心充满了一种纯净的古意,有着口角噙香一般的奇特感觉。

1911年,柏石曼有关中国建筑的第一部论著《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一:普陀山》在柏林出版,1914年,他又推出了《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之二:祠堂》,这两本书都获得了好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回到军中服役,直到1923年,他才又继续投入学术研究活动。同年,他出版了里程碑式的作品——《如诗如画般的华夏大地:建筑与风景》。

为了继续考察中国的建筑,上世纪30年代,柏石曼第三次来到中国,并且做了飞行航拍,同时,还曾被当时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创立的中国营造学社吸纳为通讯研究员。遗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对中国建筑的研究。1949年,巴特皮尔蒙特很普通的一个日子里,恩斯特·柏石曼,这位曾经触摸过中国人内心的西方人去世了。在他有限的6本著作里,留下了100年前中国传统建筑最为完美的线条与存照。

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思想就是人与大地的紧密联系。大地是人的母亲,哺育他的一生,还是他死后的庇护所。所以中国人对于故乡的土地具有很深的感情。这就使他们希望能尽可能地埋在土里。中国人爱恋自己故乡的程度要远甚于任何其他民族。

也许,我们需要回到1909年的一个现场,在这次旅行考察的最后一站,恩斯特·柏石曼站在神圣的普陀岛山顶一个僧人的墓前,吟诵那碑上的字句:“人生如谜语,肉体即虚无。”面对充斥在中国大地上的建筑与内心,柏石曼需要一个追问与冥想。后来,这个德国人在他的故乡,对这句话做了最为深沉的回答。那个时候,我听见他的声音,几乎以为他就是一张中国人的面孔。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