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太空家园馆设计师:浓缩无边的宇宙
发布时间: 2010-06-22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太空家园馆”,将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划分为梦想起源、漫步太空、美好家园三个展示区域,为观众展示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以及航天技术发展应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并将回归地球的航天技术与电子科技相结合,展现在航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引领下,绿色、安全、智能化的未来家园。

太空家园馆实景图(图片来源:百度)

“我已经29岁了。而且,已经有5年的工作经历。 ”

我们在北京访问了设计团队,第一个走进来的就是建筑师王大宇。如果忽略了他颔下特意留着的胡须,以及那副黑边框的眼镜。那么,他在街上走过,我们一定以为他是一个大学生。他太年轻了。

随后走进会议室的四位,全是资深的老总。分别是太空家园馆结构、电气、设备、室内的设计者,他们都拥有高级职称,都是行内的专家。

王大宇出了一个创意,院长率领一个综合的团队将这个创意变成了一个建筑作品。这个作品在航天方面举行的设计招标过程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前5名,最后和建筑界的诸强较量之后,一举夺魁。桌子上有一个简单的模型,只是一方木块,下面有一些金属的支撑。这大约是我们看到所有展馆模型中最简单的,那是王大宇最初拿出来交流的。王大宇说,这个馆,如果没有各位前辈的智慧投入,它不过是一个模型而已。

“没有什么啊,我们画了那么多年的图,思路无形之中被束缚啦,还是年轻人脑子里没有框框。 ”一位资深女专家这样说。这样,我们知道了很多建筑上的秘密。

结构总工程师李洪求说:“这个建筑看似随意,可是正因为随意,所以在结构上需要想很多的办法。 ”

“大宇的想法包含着很多美学方面的思考,需要用力学的原理将它支撑起来。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网架。”

李总曾经找来王大宇,面对面长时间的探讨。结构设计毕竟还是需要尊重地球的吸引力,他在我们的笔记本上画下了一个网架。两层钢管形成的网架结构悬在空中,是由柱子支撑的,那些柱子,都是半米直径的钢管,巧妙地藏在那些“触脚”的里面,藏在玻璃房子中。而网架的上面,就是那个庞大的立方体。网架可能不是最为特殊的建筑结构。不过,如果你看到王大宇根据美学并不规则地安排柱子的位置,就知道了李总为了整个展馆的力的平衡进行了多么精密的力学计算。这个网架,将在建筑落成的时候隐身内部,无法看到。就像那些资深专家们的心血,并不为外人所知。

王大宇说,他很感动,他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却获得了老总们的厚爱。之前,他们还有一个作品竞争世博建筑,历经坎坷,终于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圈子。可惜,是第二名!这不是体育赛场,第二名还可以有一枚银牌。建筑设计竞标,第二也是淘汰,而且是最为痛惜的淘汰。王大宇说,那个在第二的位置上被淘汰的作品也是他设计的。还能让灵感升腾起来,激情满怀地投入太空家园馆的创作,最后梦想成真,一步一步都是在老总们的热情扶持之下。

“这里的幸福指数很高。”他说。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