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业界名家  > 正文
陈淮:二十年拆一半“无过份”
发布时间: 2010-08-13   来源:畅言网  转载自: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 

又一起语不惊人死不休引发的“网络事故”。“未来15年到20年内中国城镇现有住房约有一半需拆了重建。

8月5日,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地产金融年会说。此话一出,触动普罗大众敏感的拆迁神经,翌日在网络立刻翻江倒海,质量低劣致拆论、土地稀缺致拆论、今不如古论等论调四起。陈淮8月7日在微博上回应:“‘二十年拆一半’的估计并无过分!”重申拆迁论与建筑质量、是否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无关,与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住房状况有关。

陈淮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图片来源:百度)

短命是中国建筑共同的名字

笔者要说的这单“网络事故”源于8月6号下午3点,发生地点在搜狐焦点论坛。网友“玩玩玩”是这场争论的发起者,他在引用了陈淮的二十年拆一半的拆迁论后,做了一个评价:前有住建部:中国建筑只有三十年;现有专家:中国一半以上住房15年后要拆了重建。中国房子越来越靠不住,越来越短命了。真是杯具呀。

帖子一发,引起一片蛙声,首先开声的质量低劣致拆论者。网友月亮公主经过论坛看到帖子,在此之前她看了自家的房子,然后斯文得想爆粗而没爆:“真想爆粗呀,昨天看一下十年左右楼龄的市中心房子的外墙,真的想哭呀。”网友男一号102接住月亮公主的哭诉现在建筑质量的矛头,一句“技术先进了,而人的良心却退化了”让人唏嘘不已,楼倒倒、楼脆脆、楼危危等近年建筑惨观如在眼前:“邻居的前辈90岁了,现在还住在100年前用糯米加黄泥夯实的黄土房子里,怎么到了现在钢筋加水泥的建筑反而挺不过15年?”

网友水中洁愤怒了,她目前还在供楼:“贷款买房,30年才能还清,现在告诉我们房子寿命只有30年(不到),刚把钱还完,房子也倒了,我们的钱不都白贷了?”

土地稀缺是中国建筑被拆的潜在理由

有关房子的话题 总会成为网友的热议(图片来源:百度)

质量是问题,但房子下面的土地蕴含的价值是更大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好多上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房子都被拆了或将要被拆,是质量问题么?”总有一些人愿意刨根问底,网友wollven就自问自答,“显然不是。是因为土地的稀缺,现在的地价早已远远超过了这些房子的房价!”

网友流浪的乌龟说得更直接,他发帖称:中国的GDP是怎么来的?无非就是大拆大建,卖土地,搞地产开发,卖房子。搞完之后,再来一轮大拆大建,卖土地,搞地产开发,卖房子……如此循环,GDP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拆改老建筑非与时俱进到高楼大厦?

在陈淮做出“‘二十年拆一半’的估计并无过分!”后,有网友细细把玩了陈淮的言论:目前真正能够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房子就是1979年到1999年建成的,但其管理格局以及配套设施都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城市发展需要,只能存在10-15年,到时也就是“拆改”。以后城市能长期保存的,是1999年迄今10年略长的阶段建造的房子。

网友快乐yupi1999是越把玩越不是滋味,最后只能哑然失笑:“1999年后的建筑有保存价值,哈哈,想想上海的楼倒倒,确实很有保存价值———让世人看看,在科技最发达21世纪,开发商还能把房子建倒!”

Kekeii已经无奈做了拆迁户,想起:小时候住的祖屋建于上世纪70年代,那房子特结实,钉铁钉的时候,可费劲了。住了不到20年被拆除了。再看看现在:许多房子建好没几年,就已经一道道裂缝了。他想请问陈淮先生:“70年代的房子就是你所说没有保存价值吗?”

房子问题 牵动着许许多多人的神经(图片来源:百度)

专家说法

网友误解,陈淮是即兴演讲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认为,网友之所以对陈淮的话反应如此剧烈,其实是网友在某些问题对事情有一定的误解和不了解。陈淮所说的需要改建拆迁的房屋大多是旧房,是没有交纳土地出让金的,当然也就没有现在新房所具备的70年使用年限。而且,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一些老城区的房子在水管、通风管道等内部设施上确实存在不健全以及不安全的隐患,这理所当然需要改建以确保居民居住安全。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则需要加以保护。

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则认为,陈淮的话也许就是即兴演讲,是一种无根浮萍无源之木,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归类无法加以评说的。因为,按照陈淮所划定的房屋在实际操作上如何去区分?他又是根据什么来断定中国在未来15-20年内有大约一半的房屋需要拆除?也许根据一些资料,但其权威性非常可疑。他姑妄说之我们不如姑妄听之,就让我们用20年的时间来检验他这话的含金量。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