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人-地关系的矛盾上。从大处说,不外乎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实用空间与审美空间这么三对矛盾。作为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者,包括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正确处理这三对矛盾。

喻学才 东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图片来源:百度)
第一对矛盾: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的矛盾
现在的大城市,属于纯粹自然空间的地块已经很难看到了。大量的是人文空间。碰巧有那么几片地块,往往被规划师们誉为城市绿肺。即使这样的地块,也大多被打上了人文色彩。如合肥的环城公园,南京的钟山风景区,桂林、威海、珠海的自然山水格局。重要的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自然空间。城市土地值钱,所谓寸土寸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本着“人定胜天”的思想,不择手段地把无用的山体改造成建设用地,盖上房子,用来卖钱,还是充分地尊重这些自然空间,将它们保留在城市人文空间之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来美化我们的环境,保持我们的城市个性?保持我们城市绿肺的生机与活力?
爱国华侨陈嘉庚设计的厦门大学老校区,学生宿舍依山而建,疏密有致,布置得体。陈先生不是规划师。但他把规划师喊到身边,把在哪里建什么,怎么建,口讲手画,面授规划师,规划师按照他的意图建,结果很好。2005年,厦门大学请我暑期讲学,在那里住了一周。晚饭后沿湖散步,发现靠近南普陀的学生宿舍后面的山谷里全是楼房,问学校职工,知道是近年来新增的教工宿舍。我觉得那个教工宿舍区的规划是欠妥的,因为众多的小高层宿舍楼象马蜂窝一样,把那个山谷填得满满当当的,根本就不能透气,感觉很是压抑。

南京钟山风景区(图片来源:百度)
南京钟山风景区内,新旧世纪之交,增加了海底世界景点,增加了梅花山国际大酒店。当初我的一个学生在钟山风景区工作,计划建梅花山国际会议大酒店时,她问过我的看法,我明确地表示反对。后来有一天,我楼下的建筑系的老模型工戴慧宗老先生问我,听说中山陵附近要建设海底世界,喻教授你知道吗?我说,知道,但是太荒唐!包括后来的紫金山观景台工程的论证,我都没有参加。奇怪的是,这样明显破坏城市自然空间的新建筑,最后竟然一一建成。紫金山观景台后来因为市民得反对太强烈,加上全国各地的专家的一致反对,才被迫拆除。
象南京这样的山水城林格局齐全的城市空间不多,希望当局珍惜这份资源,不要看到城市腹地还有空地,就觉得浪费,那是生产队长的眼光,不是城市管理者的眼光。我们当代城市可以向周边发展,不要总是在城市绿肺地带打主意。根据易经哲学,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就象太极图那个阴阳鱼的两半,本来很对称,很和谐。因为这是历史留下的格局,你今天在自然空间上占一块,造一栋庞然大物,他明天在自然空间上占一块地,最后这样下去,阴阳鱼就会变成纯阳鱼。根据易经的辩证理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们要在城市生存,既不能不盖房子,纯任自然。也不能人为地让绿色会越缩越小,灰色会越涨越大。以后城市市民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是奢侈。如果到那时,愤怒的市民或许会翻历史的旧帐,会找当事人掘墓鞭尸的! 总之,城市空间应努力做到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和谐共生,而不宜干肆意扩大人文空间,牺牲自然空间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