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业界名家  > 正文
设计真正的缺失是带领人们回归自然
发布时间: 2010-09-07   来源:id-china投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树屋酒店的想法源自于游客对于娱乐很纯粹的兴趣趋向,在辞海中也可以称之为“creating anew”。树屋是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居住其中会使我们更加亲近自然,通过极简的娱乐设施带领你去近距离感受自然。这是生态旅游的小型复刻版,全身心沉醉于自然美景中,此时的碧海蓝天、花草树木正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我花费几年的时光在夏威夷的热带岛屿毛伊岛,尽情领略当地的自然美景。领悟到当代设计真正的缺失之处是带领人们回归自然而不是背道而驰。毛伊岛上的典型案例被我称之为Ego-Tourism,国际理念的大型四星级酒店并没给这个特殊生态环境带来任何益处,反倒使你与自然越发疏远。它们将舒适感强加给游客,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也与自然原理不怎么沾边,换句话说,其实那纯粹是水泥、钢筋、玻璃的结合。纵然这样的酒店坐落于位置极佳的海边沙滩,但在房间的视觉效果上很少能够看出与自然的关联。它们都是大城市里知名建筑师的设计作品,设计师们甚至都不曾前来看过建造场地。在建筑过程中也不曾体现当地的天然材料——像是遍地的美丽熔岩或当地的木材。尽管我接受的是美国正规建筑学院派教育,但却不希望将人们框在封闭的矩形建筑里。很长一段时期我都以反建筑的建筑师身份存在,我做的树屋、绿屋的设计,除此还有海南的大型酒店都是这种状态下的产物。
  我的哲学体系通过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得以升华,他们提倡纯粹自然的极简生活,与此同时提出与环境协调统一互不干扰的学说,我的建筑作品与道家思想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生态建筑师David Greenberg(图片来源:百度)

将建筑结构自然地融入环境

对于自然之美而言,建筑结构显然是次要的。所以“观光酒店”的选址显得极为重要。能够看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是设计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强调将建筑结构自然地融入环境。“The Big Beach in the Sky”规划项目中的树屋项目就是此类建筑典型。但这样的结构在建造之初却没做预先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并没有画所谓的设计图纸,仅仅将木头垒成鸟巢的样子后再稳定地搭建在所选的大树上。当然,我们所做的树屋酒店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满足6人住宿的需求,游人可以在棚下休憩,尽赏眼前美景。

 

树屋是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图片来源:百度)

“The Big Beach in the Sky”是很大的规划项目,因此需要特别进行对棕榈树区的选择。我从美国俄勒冈州请来了最棒的树屋建筑专家,最近他发明了一种三英尺长的不锈钢“义肢”,有一半嵌入树干,承重的主梁简单的放置在突出的钢筋之上。你不能使用固定连接,否则在暴风或台风侵袭之时(在海南这并不少见)摇动的树干会摧毁整个结构。所以它被设计成能在暴风中轻微移动并能摇动它的“肢体”。由于不锈钢作为惰性金属并不会对树有任何伤害,事实上,大树甚至根本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另一处精密的考量就是楼梯。我决定不去搭建直达树屋的楼梯,它只会抹杀树干的雄壮之美,因此我决定借鉴毛伊岛海滩俱乐部——从邻近树屋延伸出桥,直接延展到美丽海滩前的大沙丘上。我也不愿意在树屋内搭建标准的楼梯。唯一的楼梯被精心地镶嵌在主干之中。将一级台阶嵌入树干会耗费5天的时间, 由于不使用任何钉子, 一年后随着树的生长它就自然成为大树的一部分。这些精雕细琢在美国几乎是见不到的, 它需要的工艺只有极具艺术领悟力的雕刻家才能完成。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