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说材料 话表皮  > 正文
说材料 话表皮
发布时间: 2010-11-30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第二幕:建筑材料语言

表皮和空间是建筑本体中相互依存的两个重要元素,而对于作为其物质载体的材料的研究将对表皮的探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建筑材料与建筑表皮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是为了通过对材料与表皮主客体之间的研究,运用分化整合的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出建筑材料与建筑艺术之间暗藏的逻辑关系,这对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建筑师来说,材料是他们手中的利剑;对于材料来说,建筑师是它们心中的灵魂;究竟是灵魂找到了利剑,还是利剑成就了灵魂?

幕起

褚智勇:建筑表皮实际上和构造还有很大关系,我们第二个话题也是跟建筑构造有关系。材料就是构造的一个方面,同样的材料构造方式不一样,建筑的表皮形式也不一样。如果是同样的构造方式而材料不一样,建筑出来的整体也不一样。

彭小虎 北京九源三星建筑师事务所创作部主任

彭小虎:其实刚才说表皮的时候能,就说到了材料,因为建筑表皮是由材料构成的。我认为现在材料对于建筑最大的意义不是所谓造型问题,而是它的价值。不管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兜里有多少钱、这个建筑能给我挣多少钱,或者说开发商打算要用多少钱进行投资、政府建一座建筑要承受多大的支出。所以材料对于建筑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成本。接下来是材料和建筑师的关系,建筑师是根据业主的需要把可能性的材料放到建筑中,以表达业主的思想。前面说的表皮与建筑一体化是一个大趋势,就目前而言,比较时尚的建筑会有绿色、智能的要求。要低碳节能环保,同样会遇到季节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夏天,人们不需要让阳光照进来,而冬天可能就会喜欢让阳光照进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智能,夏天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我们把窗户打开,冬天的时候把窗户关上。这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益处。那么,如何通过选择材料来实现建筑设计呢?刚才已经说了,先看钱,再看开发商想要什么东西。如果他打算要欧式建筑,那么我们就不用想什么混凝土墙。

郑颖:我也特别同意这个看法,选材料先看价钱。我在设计院里负责材料收集,我的方法是不对材料进行分类,而是只把价格放上去,每一种材料都有报价。选材料也是一样,主要看价钱。现在的很多材料厂商都会说自己的产品是低碳环保的,但实际上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我觉得只要是不降低生活水准,就怎么也实现不了低碳的目的。

徐晨:人类是向前发展的,但发展到最后就是把自己毁灭。我们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但仍然无能为力。假如我们去西藏看一下藏民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现他们是很环保低碳的。问题是我们能去过那样的日子吗?

郑颖:不盖房子是最环保的,但是既然盖了房子就要考虑冬暖夏凉的问题,这只能是相对的。所以当一些材料厂商来介绍他们的环保材料时,我不是很感兴趣,我只是很关心他们的价位,环保与否我很难说准。

褚智勇:作为建筑师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选择一些自认为环保的材料,或者通过一些软技术让建筑内部光线少的地方尽量多些光线,尽量多让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好一些,这样就可以少开空调。而剩下的事情只能去和开发商、甲方去商量了,当我们是没有太多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去拿行业规范去说服甲方。

顾云青:说到建筑材料,金晶公司在这里没有必要来介绍我们的产品,我现在只是将玻璃的生产加工过程给大家做些基本介绍,并从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给大家做个解释。我们国家在太阳能领域中,硅的生产是极大的耗能污染,我们现在是用不环保的手段生产出环保的产品来供应西方使用。像玻璃、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能耗在于它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玻璃多数是采用石头、石英砂等材料,还有采用钠钾镁钙制作的工业玻璃。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很耗能,是因为生产玻璃过程中是24小时不停。玻璃为什么会那么平整,因为玻璃再制造过程中是靠玻璃液在锡槽上边保持液体状态。因为没有杂质,玻璃液相当平整,基本上是水平的。通过过度方法定型后进行降温处理。通过控制玻璃的宽度,产品就生产出来了。原来我们是采用纯粹的石油烧制玻璃,从节能环保角度讲,重油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现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采用全氧的燃烧方法,不用大自然纯粹化工的燃料,形成的水无污染。我们新的生产线就是全氧燃烧生产线,燃烧过程中形成没有污染的水,热值释放出来。但是追本溯源氧气的产生过程也耗能,氧气也是电解水产生的,但是相对来讲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较小。从这角度来说,我们的产品是绿色的,但是今天不仅要求产品是绿色的,在生产过程中还要节能,在很多时候这很难定义。

顾云青 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助理、项目总监

玻璃的节能包括很多方面,第一是生产环节,随着技术工艺不断提升改进,对自然污染逐步降低,但是这要依赖于大量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创新。第二运用环节,从工艺设计角度讲,举个例子,在保定有个五星酒店外墙都是用太阳能光电版,这和建筑师的设计相关。一般建筑师在设计时,不光考虑节能,更多要从功能需求出发。在这个基础上,考虑玻璃的节能,将单一的绿色色调变成五颜六色的,但是我们目前太阳能领域的研究侧重于单晶硅。金晶生产的超白玻璃,通过等离子呈现的方式方法在表面覆上一层薄膜,首先要氧化新的薄膜,然后在超白玻璃的地板上覆上薄膜以后,使它在光的照射下进行发电。采用薄膜的技术,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发电,像我们知道传统的多晶和单晶的一般需要比较强的光线照射才可以进行照射的,而使用这个薄膜硅组件在天一亮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发电了。

安全玻璃包括夹胶玻璃和钢化玻璃,国外大多不用夹胶玻璃,所有的夹胶是化学用品,使用寿命低。如果只追求建筑的短期漂亮可以选择夹胶玻璃,20年之后肯定要面临夹胶老化玻璃变色的问题。中国某位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现状是一种破坏性经济学,把房子推掉为了创造GDP,那么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成为空谈。国外建筑师从不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希望百年后别人还记得他们设计的建筑。为什么国内建筑师没有话语权,我有个看法。国外设计师都用超厚玻璃,金晶大量厚板玻璃是出口的,是国内价格的多倍。在建筑的寿命方面,国内设计师没有真正站在长远立场考虑,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话语权,多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他们一味听从甲方,当丧失一次立场的时候,慢慢地变得没有立场。

钢化玻璃有一个硬伤,流水线生产的玻璃会自然萎缩,是非晶体。外部和内部同时萎缩,钢化玻璃软化后出炉,用风吹迅速使表面降温,但是里面的能量没有释放出来。温度转换成硬力,硬力就会导致影响安全性降低。钢化玻璃厂家过度追求平整,除非通过冷冻,没有吸潮环节边部会硬导致变形,这种玻璃反射出来的光线是坑坑洼洼的。玻璃的生产线大多是农民工,对待所有事情不求甚解、不求进取的态度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所以不经过教育和改良的中国人就面临不断赶工期,为了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中国的检测人员不是很专业,甲方业主对此也不甚了解。国外对玻璃的检测环节要求非常高,比如对角线的差不超过1毫米。如果钢化玻璃不符合要求,不能进行处理,一旦处理就浪费了,重新回炉的成本非常高。

钢化玻璃自爆率比较高,就像人体的癌细胞,但是表现形态不一样。玻璃含有很多金属杂质,玻璃在熔炉状态生产出来后,钢化内部的硬力很敏感,形成很小的节点,膨胀后轻轻一敲就会碎掉,整个玻璃瞬间全部跨掉。因为“癌症”的元凶是硫化镍,而金晶超白玻璃没有检测到这一元凶,但是不能讲不存在。从2005年我们下线的第一块玻璃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片出现自爆。半钢化玻璃自爆率低,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温度调节,使玻璃迅速的降温,能够承受膨胀,这是玻璃材料普遍现象。

我们最近在上海召开结构玻璃方面的研讨会,国内建筑界对玻璃作为结构材料应用问题进行了首次探讨,来自国际权威结构玻璃专家和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对结构玻璃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结构玻璃这一块国外已经开始研究了,我们作为原材料的生产者,如此大的玻璃尺寸只有我们能够保证。

苹果专卖店的建筑进行了结构玻璃的大胆应用,取得了非凡视觉冲击效果,建筑是苹果专卖店自己使用,风险自己承担,他们拥有一定的公信力。我们协助苹果公司一同推广结构玻璃的使用,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苹果专卖店的玻璃原材料都是我们供应的。

金晶超白玻璃目前透光率达到91%以上,已经突破国家的建筑材料标准,这就是透光率,由于它的低铁含量所以导致透光率效果比较好。但是在透光过程当中有一点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的就是超白玻璃不仅可以在高透光率的情况下让光线透过,还可以隔绝对室内有害的光线,那就是紫外线,紫外线对室内的物品的损伤都是比较大的,这样恰恰超白玻璃在高透光率的情况下阻挡了高强度的紫外线。这部分紫外线通过肉眼是捕捉不到的,并不是不存在。一般玻璃可见光通过它,就会有两个面的反射,只要选择玻璃材料装修,必然接受材料的反射。

金晶给海尔公司、TCL公司电视机面板提供的是超薄玻璃,比这更薄的玻璃中国的技术达不到。大面积的玻璃需要的冷却时间长,生产流程慢,产量少。玻璃是否合格要看是否存在气泡,一平方米存在多少个节点,如果非常大的玻璃上面有节点就要直接作废。薄的玻璃破损率比较高,精度高杂质少,很难成形,但是金晶已经解决了超薄玻璃的工艺生产问题。我们生产很多电视机的专用玻璃,出口产品到东南亚许多国家。我们在研究超薄玻璃方面胆子比较大,但技术上仍存在一定欠缺。玻璃无论多薄,都存在反射率。超白玻璃通过率是91%,普通玻璃在84%左右,如果有人说玻璃通过率92%以上,那就违背了玻璃的自然规律。怎样解决光污染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减少反射,是在玻璃的正反面都加上金属粒子、纳米材料,用金属粒子吸收一部分可见光,这样就使光的透过率很高、反射率很低。在博物馆和展览馆里面用减反射玻璃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使用相机闪光灯拍照很有好处。另一种是漫反射,在玻璃表面采用特殊技术,使光线通过完全没有方向,打乱了光的反射规律,我们的这种漫反射玻璃大量用于荷兰的阳光大棚,应用了这种技术可以使光线均匀散布在大棚上面,保证植物的阳光需求。这种玻璃没有太多的光线反射,在表面用酸蚀或者打金刚砂,当光线照射在玻璃上以后,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玻璃,效果都会像直视时一样。当然,并不是说这种玻璃没有光线反射,而是反射的角度经过处理以后,将反射光线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