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巍:

符巍,上海丰贤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
第一个我认为大公司不需要数据,除非有新的东西出来,才找数据,真正要找数据的时候里面原来的专业人员完全可以找到数据。其实需要数据的人是谁呢?可能是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大公司是不需要的,钱都是自己控制的。第二个我觉得所有的公司信息是不是能够开放?我们放到设计上来说,设计的图纸CAD上很多公司的设计都是用自己的字体和模块,我觉得这个行业开放度是很差的,还有这个行业如果把这个东西给卖掉了,这个行业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第三个就是讲到这个东西怎么来用,我看过几个大的造价公司,那很多会所很多的东西在用。我觉得其实还是就是像刘总说的问题,项目做完了收上来,这个东西要放在公司里面,是财富。因为把这个项目劈开来看,上半部分做的是一个估算,等于说是建在空中楼阁的东西,下面通过建模已经全部解决了。可能原来我们有个土地的定价制度,其实是不断的需要有人去做修正,这些修正我建议可以在咨询公司里面进行一个分工,不是一个人来确定这个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
翁晓红:
符总是实干当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符巍:
不是这样吧,我觉得大公司就不需要。
翁晓红:
这些是当下还是对的,因为一个专业分工,实际上经济不就是刚才我说的,没有技术怎么来经验?我们以前的专业叫技术经济,后来给人家市场给造价,就变成计量的,实际上我们不是这样的角色,将来还是要回到技术经济这样的角色,协助技术与经济,最后用经济来表达。我们是什么?设计做的东西,我们来出价格,不然没有这个平衡工具的话,设计永远照想象去发挥,我们是通过我们的工作把他这些东西体现出现量化出来,业主才知道这个大概是什么价格,设计师才知道原来是要花这么多钱,那这个工作方法就不一样,所以这个工作过程这三个都很重要,业主、设计单位、造价,就这三个人在里面把平衡点找到。
畅言网编辑:
那我们这边设计单位跟沟通这块儿呢?我们这块儿是怎么沟通的呢?
柳青:

柳青,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经济部造价师
我带了几本样本,给大家传阅一下。这个样本基本涵盖了中元在这些年做的所有的养老和房地项目。这个项目很多,但是可以说70%以上基本上是没有统一指标的。因为每一个项目看似立面或者是结构类型都是差不多,但是其实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千差万别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到目前为止包括武汉福利院应该是目前来说国内最高的一个福利院了,我指的它的高层来说,当时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投资一直控制得非常的得当,因为他是财政全部拨款,所以他的投资控制的特别紧张,然后我们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但最后还是超投资,因为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就是有很多专业需要在一起协调,然后每个专业其实有的时候在画图的时候是各画各的,甲方要求工期非常紧张,因为现在设计院存在这个问题,对工期要求非常紧张,我们可能一开始正确的环节就是从方案到初设计再到施工图,但是在概算出现的这个初设计的阶段,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往往是省略掉的,因为工期太短,经常就是从方案直接到施工图,所以当时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初步设计的时间虽然比较紧张,大家在这个环节把握得并不是很好,各个专业协调也不是很好,在后期的时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
大家看到因为我们这个立面全部都是石材,需要做一些挂板下来,但是这个挂板当时是设计可能是有一定的疏忽,这次投资也增加了很多,还有一些包括中间的这些连廊等,之前也是说没有封顶的,现在又把它封顶,这都是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造成我们后面又增加了一部分投资。我们还可以看看其他的,我们南方和北方的福利院已经做了很多,南京江宁的福利院是我们今年刚刚做完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做的时候是差不多每个平方四千块钱左右,这是比较正常的投资,但是我刚才给大家看的那个武汉福利院,这个项目因为到最后还有要做绿色建筑,所以我们最后的投资一个平方将近达到了6千块钱,是全装修。
畅言网编辑:
那最后超了多少呢?
柳青:
超了八千万,最后这个投资增加了八千万。因为一开始发改委的时候给我们批的时候是给我们批到了5.2个亿,然后到最后我们做不下来,没有办法增加投资。
刘晶昕:
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做地产公司造价咨询的不能超概算和预算的。
翁晓红:
对,做地产和做政府不一样,政府的话当时批给你6个亿就会去做成6亿吧。
刘晶昕:
我们6个亿做完以后只有5.5个亿。
畅言网编辑:
那是您这块儿都是预留一下吧。
翁晓红:
不是,两种思路两种方法,但是现在政府在转型,我接触了一些政府部门,他们也面临这种压力,等一会儿我们再聊下去,因为开发商这个应该在造价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柳青:
政府的项目对于造价的控制确实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像11页有一个秦皇岛的项目,这个福利院算是我们做的比较小型的项目了,但是这个福利院投资一点都不少,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福利项目,所以土地当时是没有花一分钱,就完全是政策扶持的,当时场地的高差从南到北差不多有10米的高差,我们做了很多的地基处理.土方这个项目算下来最后土方用了2千万,整个项目的造价只有1.2个亿,土方就用了2千万.甲方对我们也不是特别满意,觉得这个项目你们土方用的钱太多,他们不知道这块土地的费用造价这么高,这个地质实在是太恶劣了。其实我们现在做很多这种福利性的项目都是这样,可能正常指标是4千元,但是到最后我们可能要做到5千甚至6千。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整个过程当中会牵扯到土地的问题,通常比较偏远的地方市政配套都很差,所以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指标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的有用,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福利院的项目我就没有特别的发现有多少的雷同之处,可能在外形和结构体系上面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但是最后的指标是完全不一样的。
畅言网编辑:
那咱们总结过程中问题出在哪儿呢?是业主、设计和造价的沟通吗?
柳青:
按说我们在设计院和设计师沟通是最多的了,他们可以一个星期改好几轮方案,因为业主有不同的需求,对造价要求都很高,影响会很大,层高一会儿降0.5降0.6,一会儿又增加上去了,这对我们造价要求非常高。业主也经常会反映,认为你们做出来这么多,而概算做出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其实按设计人员的思维,他们对造价是没有太多的概念的,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用这个砖用这个石材会对造价产生多大的影响,有一些比较新的一些设计师,他会来问问你用这个立面要花多少钱,用另外一种立面要花多少钱,但是通常一些比较年轻的设计师,是完全没有这个概念的,他们按照规范上来,规范上要求这么做我就这么做,做出来就是应该这样子,所以现在我们在设计院里面这个专业就是叫技术助接,就是衔接技术和造价这一块的,所以我觉得在这儿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
畅言网编辑:
因为我们对设计院这块也比较了解,设计院不是都有一个材料部门的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吗?他们不是也会去一些材料厂商定期更新价格吧。
柳青:
我们没有这个部门,您说的那个是他们有一些固定的厂商,比如像西门子、松下等,他们会定期到我们这里发一些宣传册之类的东西,顺便有一些沟通,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能作为最后的依据。
畅言网编辑:
原来CCDI也有一个叫经济技术部,我和他们经济部的一个经理比较熟,有时候我们聊天就会说到这些,CCDI里面就有一个类似于像材料专管员一样性质的人,是专门负责去收集一些产品不同的类别,包括价格方面的更新。像您刚才说的设计师有的时候也要了解一些价格方面信息,但是可能会考虑到这个项目本身的造价成本是多少,会先去问这个问题,所以为什么我刚才问您有没有这方面的人就是这个原因。
柳青:
我们是没有这方面专门的人员的。
畅言网编辑:
刚刚温总提到咨询公司和设计院有一个衔接问题,刚才温总提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请问您平时如何和一些造价咨询公司或者一些相关的部门来切磋相关的这些问题?
柳青:
其实我们与合作最多的造价咨询公司应该是东方投资,中元在物流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做机场的项目,一些物流仓库比如说DHL之类的项目。因为在设计院我们相对于咨询单位来说应该是比较前期的,我们是做一些估算和概算,到后期的话其实就不再去介入了,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跟甲方会沟通的比较多,然后沟通的环节估算基本上是一个星期改一次,一个星期改二次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想法是不断变化,方案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求我们的估算也要不断变化。我认为做数据库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意义并不是特别的大,因为我们平时做的时候也有一些自己的数据库,通常有的时候做一些自己并不是很了解的项目的时会去参考一些数据库,但是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自己本身做的设计和最初做的估算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