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
杭州的设计师张雷在今年米兰设计周上获得了唯一的全场大奖,他的作品是一把椅子,这把椅子的设计概念是从中国传统的油纸伞的材料中衍生而来,椅子全部是由纸张粘合起来的,而且硬度非常高。椅子做好之后设计师并没有刻意地去修边,清楚地显现出层层的纸纹。设计师介绍说;如果这把椅子正式上市的时候,可能会再加一层保护膜。
还有刚才蔡先生讲到LED灯的问题。去年全国各大LED生产厂家领导云集上海宣传各自的产品。各位应该知道;LED技术的核心不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厂家基本上是以组装为主的厂家。另外将LED产品大幅度运用到写字楼前,是要先看一下租户是否购买了办公楼或者签订了长期租约,LED产品在中国应用的时候是要对业主可能使用LED产品周期进行测算的。如果租户租期只有两三年的话,短期使用LED产品是会增加企业成本的。

曹晓栋,上海筑高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
蔡振岳:
这件事情当前在国内没有其他选择,截至今年9月,超过25w的卤素灯,生产一线的流水线全部停产,包括欧司朗、飞利浦等等一些大的生产厂家都在整改,这是节能的大势所趋。
陈龙益:
其实环保方面我们谈得更多的是它的经济性。设计师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教导业主除了要看重经济因素,也要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以及对社会的回报。从社会角度讲,各个大型成熟的企业都有义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可能这些贡献暂时无法看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可以感受到的。现在有些业主可能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当然他们的经济利益与环保的投入是有一定矛盾的,于是我们就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改变业主的思维。比如隈研吾做的很多设就是非常环保的,他在和业主交涉的时候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项目的价值、材料是否便于施工等。比如他在日本设计的纸墙就受到了甲方的质疑,但隈研吾认为好的东西是需要好好保护的,所以他采取的方式是导甲方接受新理念,再想办法克服业主的疑虑让这面纸墙更加坚固、不易被破坏。而我们很多设计师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会退却,遭到业主否定的时候立刻修改方案,从而是使设计慢慢偏离了预想的方向。

宋姜,Red Design建筑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师
蔡振岳:
设计师有时候是很痛苦,我在给一个朋友的山地项目做设计时,给他提出的概念是采用大堂穿堂风方式,三面是水雾,安装地暖但不安装空调。但最后他还是选择安装空调。
王蔚:
日本的一位知名设计师曾经为一家医院做过一系列标示设计,医院中所有标示全部采用全棉材料制作,而且是白色的。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医院里用的标示材料最好比较耐脏。但设计师当时提出的概念是:因为正是医院场所,容不得半点地方被弄脏,白色全棉的材料一旦被弄脏就会很容易被大家看到,院方就必须马上进行清洗、更换。这就保证医院的环境随时都是干干净净的,同时也会让患者觉得整个医院的管控是相当好的。这样的设计就是逼迫业主必须去加大提升对医院管理。虽然这只是一个标示设计,但设计并没有大小的区分,其中的道理与室内设计是相通的。
张媛:
我们在三亚为一家房地产商做了一个酒店项目设计,这个酒店是在旅游景区范围之内,其实这个项目之后并非一定要作为酒店来使用,而是可能这几栋楼的室内设计全部按照酒店的方式去做,其中的几栋楼会被当作酒店式公寓出售,从而收回一部分投资成本,这样承担的投资风险就会相对小一些。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我们也不会使用过于奢华的产品,而是从提高项目舒适度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材料。其实更多的问题会出现在一些高端的豪宅设计中,因为很多高端的业主会让设计师对材料有更深的了解。比如现在有业主告诉我们,在不希望头顶上有风的情况下实现空调制冷,建议我们采用辐射式空调。高端业主对舒适性的要求很高,包括室内、景观的配合以及整体的效果。可能一些甲方并不在乎室内设计的奢华度,但是他们要通过一些细节体现自己的个人品味,比如家具、摆设等。另外,业主也比较注重自己的私密性,他们希望在房间内达到安宁、舒适,动线要流畅,一些业主也希望不能在头顶上看到直接的光源,包括家具的风格、软装的配饰都要与整体风格搭调。我们现在注重的是如何让业主更加舒适,而不是一味追求奢华或者为了达到某些效果让房间有很强烈的凝重感。

会后合影
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