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安古城,位于越南中部,属广南省。在占婆王国时期,会安曾是一座港口,发展到16世纪,这里演变成一个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交流中心。19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会安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之焕发昔日的光彩,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会安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夜色里的会安
由于古代贸易交流的缘故,中国、日本、南洋,甚至欧洲的商船经常出入会安港,在会安经商的中国人及日本人很多,因此,当局允许在这里分别建立华人和日本居住的单独街道。虽然也有地方当局管理,但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可以在这里按照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

会安建筑
在会安,到处是中式、日本式的建筑,而且保存完整,既没有遭到战火的破坏,也没有因修建高楼大厦而拆过。现今完好保存下来的许多会安古建筑、古街道均体现了中国、日本、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街道的布局、建筑的式样,既展现了中华建筑的古朴和优雅,又融入了当地人的自然审美观和生活情趣。游客在这里既能欣赏到古老的文化传统,又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
会安石桥
这些建筑中最著名的是一座日本风格的带顶石桥,桥西边尽头有两尊精美的狗的雕像,东边尽头则有两尊猴子雕像。会安的建筑群突出体现了民族文化相互结合,同时也作为亚洲传统国际商港遗址被保护起来。
会安城内除大部分为中国式建筑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法式古典建筑和庭院式建筑群,这些法式建筑大多数外形漂亮、美观、线条优美,外墙则装饰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塑像,颇具艺术价值。城内还有不少有越南民族特色的优美建筑。会安是一处著名的文化色彩浓郁的国际商业港,是一处保存极其完好的亚洲传统贸易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