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民营设计院的生意经  > 正文
民营设计公司的生存术
发布时间: 2011-04-2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

把这句话放在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来说,也是很合适的。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有竞争,一样要辛苦经营,一样要为生存和发展挣扎。

但不同的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执着于专注,有的擅长整合,有的主动打破铁饭碗求变,有的抓住机遇迅速扩张,走专业化的道路。

维拓(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院)和CCDI(中建国际设计集团)两个企业代表了两种不同状态的生存方式,它们各自用适合自己的策略寻求发展。

图片来源:百度

维拓的华丽蜕变

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然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孙祥恕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身份是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维拓”)的董事长。

擅长住宅设计的维拓在房地产圈内小有名气,它设计了龙湖.颐和原著、棕榈泉国际公寓、远洋天地、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等等。

今年45岁的孙祥恕10年前曾经是北京市甲级设计院中最年轻的院长。他在35岁那年带领员工买断国有股,彻底改制,由国有设计院变成民营设计公司。

维拓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隶属北京市工业局的北京市工业纺织设计研究院,设计院成立之初主要经营单一的纺织业项目。当时,国家工业部的纺织设计研究院所也在北京,虽然同为国企身份,但由于一个是国家级一个是市级单位,国家部委相当一部分业务基本落不到维拓的肩上,能接到手的基本上都是工程难度大、利润低的小工程。

北京市工业纺织设计研究院开始业务转型,从工业建筑往民用建筑发展,后来又从单一的“火柴盒”住宅向新型住宅转变,一度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它抓住北京市政府第一次赴港招商的机会,揽下10个招商项目中的3个:京港大厦,京港花园,世界精品大厦。

自此,在行业内声名鹊起,但孙祥恕意识到“纺织工业”这四个字却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竞争。1999年,他成为院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从此,北京市纺织设计研究院这个名字成为历史,更名为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院。

爱打高尔夫的孙祥恕,做事也如挥杆击球般利落。改名后两年,维拓进行整体改制。

图片来源:百度

说起改制的情形,孙祥恕仍历历在目:“改制过程中,完全公开透明,从120个人中公开投票选出30位董事。被选上的人,回家拿钱,不准配股,不能凭职务、技术入股,当天拿不来钱,别人替补。在一天内,便把董事、董事长都选出来了。然后召开第一次董事大会,聘总经理,定班子,第二天正式办公。”

“我们从单一的建筑设计公司逐渐发展成维拓设计集团,以设计为核心,延伸到房地产全行业链条,前端可以做策划、咨询、定位,后期可以做与设计配套的景观、装饰、项目管理。”孙祥恕说,“我们建立了投资公司,与一些开发商合作,参与投资,或者把设计咨询服务入股,我们是业内第一家这样做的企业,已经做了3、4个项目,效果还不错,而且正在向同行宣传。”

对于维拓的这一做法,新世界中国地产(北京)首席设计师陈晓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适合私企开发商,他们都希望初期少投资。设计单位赚开发商的设计费还不如赚他们的股份。但新世界不会,也没必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是香港上市公司,不需要通过这种途径去融资,每个公司操作方式不一样。”

孙祥恕告诉笔者,换位、沟通、创新、求精是维拓赢得市场的秘籍。站在投资人、政府、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和客户深度沟通,为了工作吵架也不怕,只要把问题解决了。“经常有开发商在晚上十一二点钟下飞机后给我打电话说,孙院长,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见面讨论一下,或召集设计师开个会?我说没问题,我立马起床组织讨论,从十二点开会到三四点,这样来做项目,不会不成功。”

企业的发展总会遇到各样的问题,维拓也不例外。“目前设计市场有些混乱,价格竞争凸显,设计费从2002年到现在没变过,以前设计师年薪5、6万就不错了,但现在50-60万年薪的比比皆是。很多人才被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挖走了,我们从改制到现在10年的利润加起来,还没有开发商一个项目赚的钱多,我们给员工15万,开发商给30万,没法比啊,人穷志短,没办法。”孙祥恕也有无奈。

为了应对竞争,维拓开始实施差异化战略。最近孙祥恕在研究老年社区、低能耗建筑和商业地产。1月中旬,他奔赴美国去学习老年社区设计和管理模式,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避开竞争,找到建筑设计行业的一片蓝海。

要做中国IBM的CCDI

与维拓延伸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不同,中建国际设计集团(英文简称:CCDI)做得一直比较专注。

1994年成立于深圳的CCDI,因参与水立方设计,受益于奥运的市场效应,近两年异军突起,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2500人,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左右。扩张速度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成为企业的领头羊。“事业部”、“矩阵”也成为设计行业的热点词汇。

图片来源:百度

在CCDI充满设计感和个性的办公楼里,穿过长长的办公区,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见到了CCDI北京公司总经理商宏,他看起来很年轻,但已经有了11年从业经验。

2003年公司中标水立方,用商宏的话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水立方让CCDI变成综合性的服务企业。通过奥运项目组成班子,进军北京等一线城市。当时国家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可遇不可求, CCDI在北京立住脚了。”

回忆起水立方项目中与外方事务所的合作,商宏仍然豪情四溢。这次合作,CCDI并没有处于从属地位,而是真正地提出自己的“水立方”设计建议,最终被外方事务所认可并得以实施。

CCDI顺势把奥运组改编成体育事业部,这就是CCDI第一个事业部的诞生。

“国内很多体育设施陈旧,必然有更新的可能。体育领域有一定门槛,很多事务所没有经验做不了。刚开始,我们也没有项目可做,从2004年开始陆续有了项目,做了六个奥体场馆,包括奥运射箭场、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等等,此后势不可挡,现在很多城市的体育场馆大多被我们拿下,全运会场馆、城运会场馆等等。这是我们走的第一步:专业化。”

体育事业部作为CCDI探索专业化发展方式的试金石,取得成功,坚定了CCDI决策层走专业化道路的决心。

2006年,CCDI将公司的其他业务整合为事业部,陆续成立了居住建筑事业部、公共建筑事业部、医疗事业部等十几个事业部。

CCDI的第二步就是规模化。商宏告诉笔者,当时公司有四个金字塔,深圳、北京、上海、体育组。规模化就是要把每个人的管理才能发挥出来,把设计师变成资源团队,资源平台上允许设计师以各种形态存在。可以是十几人的工作室、可以是几十人的设计所,也可以是个人,百花齐放。

至此,CCDI的矩阵组织模式基本成型,竖线上拥有众多事业部,关注于产品服务,而横线上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纽约五个区域公司,在人力、财务、信息、市场、行政这几条职能上支持每个事业部和区域,由总部统一监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矩阵管理模式。

事业部让CCDI专业化,区域公司使CCDI规模化,CCDI开始国际化,承接了多哈、迪拜,哈萨克斯坦,老挝,阿尔及利亚等地的项目,“目前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国内市场,国外做的比较少”。

商宏告诉笔者,这几年,CCDI开始关注IBM,在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项目上与IBM有过合作,IBM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负责建筑设计,虽然按平米算我们的收费标准已经非常高了,但IBM占绝对优势。我们也想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现在有个别项目处于萌芽阶段,和万科、金地等开发商都谈过,但还没实质性进展。”

当笔者问及CCDI是否会涉足房地产投资时,商宏很坚决地说:“我们很专注,不会涉及房地产投资,尽管其他环节利润很丰厚,但不是我们的市场,即使投资,也是投到和CCDI整个发展相匹配的环节,收购我们需要的相关资质公司。”

对于公司的品牌宣传,商宏说:“设计行业一般都不注重做宣传,但CCDI比较注重品牌,我们有专门的品牌推广部,而且负责人是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专业的高材生,专门做品牌。”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