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聚焦 > 建筑界打响“人才战争”  > 正文
白林: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建筑设计人才
发布时间: 2011-11-08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转载自:北京白林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建筑师白林

 

一、中国建筑界缺什么

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缺少的东西。中国建筑界现在缺什么呢?前两天某杂志社的编辑来所,要我们加入其理事单位。我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呢?说了如下理由:现在的中国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不缺钱、不缺项目、不缺设计院、不缺建筑师。不缺好作品,更不缺烂作品。也不缺写文章的学者和做项目的教授,前几年还却杂志,研究生毕业,教授、高工评职称没处发文章。最近几年各高校和一些设计院也大办杂志,现在连建筑杂志也不缺了。那么,中国建筑缺什么呢?——缺旗帜。缺大家。缺思想家、缺理论家、缺大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国际上却没有中国建筑师的地位,我说的不是国际建协主席、理事之类的头衔,而是学术意义上的建筑大师。我们想培养人才,培养大家、培养大师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使命感。

二、建筑设计没那么难

那么,我们为什么对培养人才有信心呢?建筑设计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专业领域。科班出身、高学历的人其职业生涯碌碌无为者非常众多。而非专业出身者靠自学成才、成大才者却是屡见不鲜。无数事实证明,建筑师作为职业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甚至,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甚至是建筑大师。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库哈斯、扎哈等都是非专业人士。一般成才者更是数不胜数。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建筑启老师之一大教授就是学外语出身。中国古代也有过许多的伟大建筑师。设计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等伟大作品的建筑师都没有所谓的高学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做的并不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肯定能做到。前人能做到的,今人也能做到。

基于这一认识,确立了我们的人才观、系统的选人方法和培养方针。建筑师成才的基本路径是:“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只要你真是一个品德好的人,我们能教会你做事,做建筑的方法。做人这不仅是建筑师成才的素质,可以说是任何一个领域成才成功的必备基础。只是想成为建筑大师,对做人的要求更高。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情,只有做好事情,才能做好建筑。我们有自己的人才评价标准。常常是其它企业认为是人才的,我们不一定认为是人才。相反,别人认为不是人才的,我们可能认为他是可以培养成才的。人才观不同,招人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其实评价其是否能成为一名好建筑师只有两条标准:一、做人;二、喜欢设计。

其实,建筑设计没有那么难,内行外行都能做好。国内外实例告诉我们:建筑师完全能自学成才。我们坚信中国能诞生大师。我们只是想做一点伯乐性的工作:发现人,并为其打点基础而已。

 三、育人理念

办所之初,我们提出三个目标:一、做有思想的建筑;二、发现和培养人才;三、对建筑做出理论性贡献。发现和培养人才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确立了“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我们有别于其它公司的一个鲜明特点。很重要的一点:做建筑教育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之一。从中能感知到无穷的乐趣。

教育人是最难的事情,也是最有意思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探索育人规律,把一个没有建筑专业知识的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一名大建筑师。是多么具有挑战性的,而又非常快乐的事情。从我个人的性趣来讲,我对人的成长、成才过程非常地感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教育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培养教育更重要?还是发现人更重要?还是唤醒人生觉醒更重要?建筑学的教育与其它教育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怎样的区别?等等。对这些问题非常地好奇。好奇心是做好事情的源动力。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留下了许多的疑问。

通过十年的育人实践,我们总结出:“选人在先,育人之后”“先考察过去,后考核现在,再考察未来。”在选人上,制订了:“人品第一,素质第一,人格第一”的选人原则。我们认为,人生的竞争说到底是理想和信念的竞争。而非你当下的水平高低,能力强弱,成绩好坏,学校知名与否等。因此,我们选人更看重你是不是一个品德真正好的人,是不是真心想成才的人,真心愿意学习建筑,喜欢设计这个工作,这个职业。

十年来,我们培养了一些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试验。总结了一些培养教育人的方法。也遇到了许多未曾想到的人和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

我们通过“入所教育——在所教育——离所教育”三阶段的系统培养教育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