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也是指人口年龄不断增加的人口现象。其简单表现形式是"老年比"上升,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成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人口",或再做"老龄化社会"。
一、 人口老龄化――全球发展的趋势
1950年,全世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4亿,1975年为3.5亿,人们猜测2025年将增加到期1.21亿。从容不迫1950-2025年的75年间全球人口将增长3倍多,而老年人口将增长5倍多。2025年全世界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3.7%,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
美国人口普查局发表一份报告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在世界相当多的地区和国家,正呈现出上升趋势。欧洲的老年化比例达成13.7%,成为世界上人口结构"老年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的北美洲的老年人比例为12.6%,仅次于欧洲居第二位。
以国别分类,老年在瑞典占总人口17.9%,在挪威占16.3%,在其他欧洲国家中占13%至16%,在美国占12.6%。老年人数量增加最快的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菲律宾尤为突出。
中国不仅是一个头号人口大国,同是也是一个头号老年人口大国,老年人口相当于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5,也就是说,5个老年中就有一个中国老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8%,并且正以3%的速度递增。予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超过欧洲人口之和。目前我国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五省、市老年人口均已超过10%,成为我国第一批进入人口年型省、市。
上海九十年代开如出现高龄化态势。至1992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05.8万,占上海市总人口的15.96%,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已达19.88万,占老年人口的9.62%。 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动状况看(表一),自1994年以后,老年人口的比生在不断上升,也即反映出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向着老龄化的趋势发展。
全国历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变动状况
(表一)人口普查时间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1953年 36.28 56.40 7.32
1964年 40.70 53.22 6.08
1982年 33.59 58.77 7.64
1990年 27.71 63.71 8.59
从全球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一个明头的事实:即凡是"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或地区,都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1991年,世界上有29个国家属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7%,其中9个国家超过20%,这些全都是发达国家。在我国现有老年比达到或超过10%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也都是国内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省市面,而老年比不到10%的,无论国际或国内,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这可以认为是当今人口老龄化的一种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