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官园玩家们的乐园

2007年的棉花下二条。棉花一片拆迁目前已近尾声。
北京人的生活中,少不了花鸟鱼虫。“冬天最冷的时候,怀中的蝈蝈葫芦里一声叫唤,就能把人从繁重的工作中拉回,获得乐趣。”老赵说。老赵如今已经年近花甲,“1969年我从东北回来,在永定门外的半导体器件厂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那个时候不算富裕,但我就记得,工厂有几个老工人,常年揣着葫芦罐。”在没有什么娱乐的年代里,“工厂一帮坏小子打赌,这个蝈蝈,咱俩看表,两分钟之内要是叫唤,你给我一盒恒大烟。要是不叫唤,我给你一盒。”
那个年代的官园花鸟鱼虫市场,大约是在西直门桥畔,只是一帮人带着各种玩意儿摆地摊。随后一排蓝色铁皮房子出现在了西直门桥东南角,天津的鱼贩子每周日凌晨来到这里,北京各大鱼市的卖家来批货,爱好者自然也少不了来淘宝。随着一场大火,铁皮房子最终停业,经历了短暂的辗转,最终大家落户到了官园市场。官园市场也不再仅卖鱼类。除了热带鱼、金鱼、养鱼用品,猫、狗、虾、长毛兔、龙猫、鸟类、蜥蜴、乌龟甚至蜈蚣、蜘蛛,都能在这个市场周围买到。有了活的玩物,其他的自然也少不了,烟草、核桃、橄榄核雕,几家小店陆续出现在市场周围。每逢周末,还有小贩摆地摊,老人们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的机会,来看看各种新鲜玩意儿,成了附近不少居民的习惯。
去年12月20日,这里结束了最后一天的经营,此后这里将进行改造,商户们分散到十里河、紫竹桥等市场。“有多严重?无非是多骑10分钟车。”现在住在西直门桥东边的老赵告诉记者。“儿子上初中就开始背着我买了蛉子带去学校,上课叫唤被老师发现请家长。他现在30了,没媳妇,整天加班,看着他天天那么累,我真庆幸当时没有因为请家长断了他这一口。上班的闲暇,还能听听虫叫,这点小事能让他活得轻松点,再好不过了。”
游乐园孩子们的天堂
北京人对于北京游乐园深刻的回忆,不仅是因为这是孩子的天堂,很多也是因为它的票价。
“礼拜日,当时还在工厂工作的爸爸问我去哪儿,我经常说去游乐园。可是我记忆中,好像只是去过两次。”看着已经关门的北京游乐园,今年25岁的小杜说,“我家住在永定门外,离龙潭湖很近,我经常去陶然亭、天坛,可就是没怎么去过游乐园。很多年我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直到长大了,和我爸爸聊起过去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爸爸在工厂,一个月收入是固定的70多块钱。我印象里,当时的北京游乐园通票,应该是12块。如果带我来,意味着一个月收入的六分之一就没有了。”
一段辛酸的回忆,说起来似乎对小杜有些不太公平,但小杜却也因此更爱他的父亲,“就是这样,我还来了两次。一张打满孔的通票,就能跟所有的同学吹嘘一番,我在大观览车上看见了我家——那个时候还没有摩天轮这个名字。其实看见了吗?恐怕看不见,虽然那个时候北京没有高楼,但小平房都是连成大片的,谁知道哪个是谁家啊。”
从事测绘工作的小杜现在月收入数千元,他扶着“票价120元”的牌子,“算起来,如今这门票不过是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我玩得起了,可我没有时间了。若不是这里要拆的消息,我也想不起来回来看一眼。可真回来看了,心里的感觉难以表达啊。”
几天前,北游门口的一根柱子上被写上了“等我有了钱,就把北游买回来重新开。”昨天这里多了一句话,“只要你开,我肯定来。”
■背景资料
根据200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则研究》一书中记载,北京第一批、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总共有40片。其中,旧城内3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1278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21%。旧城第一批、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的总面积为2617公顷,约占旧城面积的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