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上海世博会构建未来城市梦想
发布时间: 2010-04-28   来源:网友tigertanaka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占世博园区总面积3%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是对世博会主题的直接点题,3%代表着100%……

叠加式的发展无以复加之后

长期关注城市文化的上海大学教授林少雄说:“世界大城市集体进入了发展‘瓶颈期’,而它们曾经创造出奇迹并集中承载着人类文明。”

女作家王安忆为她的上海寻根文学搜罗素材,最终在《同治上海县志》的一段关于上海地质的概述中找到了线索。书中写道:“冰期过后,冰川融入海洋,海面渐次上升,三角洲的大片陆地复被海水所浸没。今上海中部偏西,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岗身地带,是远古上海的海岸遗迹。”王安忆点评说:“这一段有些像诗,它给上海增添了史诗的色彩。”

这一段淤泥,就是今天这座现代化超大城市的根基。

外滩在19世纪中叶不过是一条出没芦苇丛中的行道,但不久它就成为财富神话的发源地,这个奇迹延续至今。今年3月28日,经过33个月重新打造的“新外滩”惊艳亮相。

1897年,南市火电厂点亮的30盏电灯,开启了“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的时代;现在,这片区域已经如歌中所唱:“处处流光溢彩”。

1934年,上海建成82米高的国际饭店,当时号称远东“第一高楼”;如今上海是世界上20层以上高楼最多的城市,有人做过统计,把上海的高楼串连起来,长度可达月球。

《说文》中关于城市的观念是:“城,以盛民也。”林少雄说:“这是在把城市作为‘容器’,为了盛下更多的人,我们建造了更多的楼,城盛楼,楼盛人。任何一个悬在都市半空亮着灯光被称为‘家’的格子,动辄都在二三百万元。”

“高房价作为大城市的通病,正在吞噬着市民的幸福感。”林少雄说。本刊连续三年评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发现国民幸福感正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下沉,除了高房价外,医疗、教育等原本属于大城市的优势资源,也正变为稀缺资源,“逃离北上广”成为部分蜗居族的新选择。

政府也只能在高地价中勉强打平。上海2009年入账的土地出让金是675.7亿元,动迁安置、搬迁等费用,累计490多亿,用于基础设施、道路、廉租屋的约180亿,上海市长韩正表示,2009年73%的土地出让收入都补偿给拆迁户了。

但这个数字显然被“忽略”了。网民更乐于讨论的是一起起暴力拆迁,“即使政府拿出100%的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动迁款,还是有被拆迁户不满,官民双方都很难做,说明原先的造城模式到头了。”林少雄说。

土地也“吃不消”,高楼大厦已成大地不能承受之重,况且上海先天地基偏软,就以人民广场地段为例,6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50毫米,地铁沿线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地铁机身磨损十分严重。

屠启宇说:“从一小块冲积平原上的小渔村到十里洋场,再到今天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上海不断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但在这种叠加式的发展无以复加之后,就要考虑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我们的城市观也要随之改变。”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