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芝加哥建筑的只言片语
发布时间: 2010-03-18   来源:网友瑪奇朵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奥黑尔机场登机站,结构肌理美学与后现代风格交混。
        而自经济大萧条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整个芝加哥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很长的一段停顿期,战后第一栋令人目光一亮并具时代突破性的建筑,大概就非SOM所设计的内陆钢铁大楼莫属了;这栋盖于1957年的办公大楼,将垂直服务空间完全集中在封闭的方形体内,以允许长方形办公空间有着最大面积的采光面,并将结构柱子拉出于建筑物外缘,让平面内无柱子阻隔、可自由区划使用,这些空间与平面上突破性的观念,加上整座建筑极简洁优雅具现代感的外观,使这座至今已逾50年时光的建筑,不管在面对芝加哥其他过往或现在的建筑时,依然一点不见逊色。

  奥黑尔机场登机站(图片来源:新浪blog)

     奥黑尔机场登机站 (图片来源:新浪blog)


        80年代的汤普森中心遭到两极化的批评
        这股风格在80年代就遭受到后现代风格的强力挑战,其中尤其以来自德国的贺蒙•杨最具代表性,他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的乘客登机站方案里,将结构肌理美学与后现代风格交混,颇受当时舆论的好评;但是他另外位在市中心古典风格市政大楼与现代主义代表作达理中心旁的汤普森中心,就没那么幸运地遭致极端两极化的评论反应了。
  这栋多用途的开放性公共建筑,除了在应对冷暖气与隔音机能效果上被广泛批评外,建筑美学上与芝加哥整个世纪的历史风格失去对话与延续性,并模仿跟随东岸主导的后现代风潮,使芝加哥明确沦为建筑美学发展的追随者地位,丧失其整个世纪一直具有的自体发展的领导个性,也是使得对自身建筑长久以来一直有着强烈骄傲感的芝加哥人所不能忍受与必须面对的现实景况。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