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芝加哥建筑的只言片语
发布时间: 2010-03-18   来源:网友瑪奇朵投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达理中心有着强烈受密斯影响的风格

提到20世纪高层建筑,就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位以芝加哥为基地的重量级现代主义大将密斯。密斯在1938年接受伊利诺理工学院(IIT)建筑系主持人聘职而迁住芝加哥,他所带来的对于理性清晰与知性秩序的观念,对后续现代主义影响极为深远;他在芝加哥的重要作品除了在IIT,大半建于40年代间的校园建筑外[以钢骨大桁架悬吊屋顶板的克朗楼为代表,1951年在北边的滨湖大道860号公寓,以及1964年在市中心区的联邦中心,都是密斯在芝加哥留下的重要建筑遗产。

密斯凡德罗(图片来源:新浪)

密斯提出的“空无”建筑观,除了赋予使用者最大自由使用空间的可能(大部分空间内无任何固定强制使用机能的摆置),似乎也同时显现出一种建筑师自身隐没的谦虚;这种个性与另一位以芝加哥为大本营的大师赖特所服膺的机能与造型必须密切吻合的原则,以及建筑物具有强烈有机性的性格,因为大异其趣而彼此间生出争论。

汉考克大厦(图片来源:百度)

赖特事实上曾在欢迎密斯到芝加哥任教的晚宴上,发表过极温暖诚挚的欢迎辞,但也在日后对“国际主义”式样的争议上,发表过极端对立甚至带有攻击性的言论,他说:“国际风格乃是极权主义……这些包豪斯的建筑师们已由德国的政治极权主义,经过外表上的改进,而将他们自己看作是美国的艺术极权主义了。”

这样的争议与反对声音,事实上无法阻止这一波以密斯为首的“国际主义”风格以芝加哥为中心在美国的发展风潮;芝加哥之后就由SOM为接棒者,继续对此类钢骨与玻璃的建筑美学,提出一系列延续的实践作品,例如极有密斯风格的达理中心,与分别盖于1970年左右的80余层的汉考克大厦与110层摩天大楼世纪代表作西尔斯大厦,都可视作这波密斯风格现代主义建筑的延续发展。

责任编辑: 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