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穷的深山沟农民来说,更是几辈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近,涉县水溢河村创新方法和服务,走出了贫穷山区建设新民居的一条新道。09年4月初,50户农民即可从杂乱无章、隐患重重的村庄搬迁出来,入住错落有致、靓丽怡人的新民居。
再过5年左右时间,全村450多户居民即可全部实现愿望。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自不必说,还可以腾出土地500多亩……
春暖花开之际,记者来到太行山深处的水溢河村,村前半山坡上一排排鲜亮的红瓦房,一条条宽阔的水泥道,一户户结构匀称的单元房格外耀眼。村民们自豪地告诉我们,那是我们的“新居”!
村支书兼村主任赵书贵介绍,水溢河村地处四面环山,呈“锅底状”的深山沟。由于居住偏、远、散、乱,导致全村住房难、行路难、就医难、排水难、吃水难,干群关系紧张。每到汛期,村民们在这靠山临河的环境中惶恐不安。
如何改变农民传统的居住环境?村里“两委”征询全村人的建议后,决定进行整体搬迁,利用5—7年时间,在村前建设一个水溢河新村。
规划设计:土洋结合
水溢河村聘请县国土、建设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对该村进行全方位勘测和规划。几经反复,他们把新村定在村前临近万头养猪厂的一座小山上。这样建设时把山一劈为二,临村一半削平后有65亩,再土地置换、平整山前的110亩山地,即可满足新村建设用地。余下的一半山既可作天然的挡风遮雨屏障,又可绿化美化为一道靓丽的景观。在总共175亩的土地上,水溢河村规划投资7573万元,建设500户新民居,主街道12米、副街道8米、巷道5米,学校、剧院、广场、卫生室、文化体育休闲中心等一应俱全。新村建成后,用腾出的500多亩土地发展特色养殖和种植,旧村发展旅游业。
“群众既想住上与城里人一样宽敞、方便、干净的单元房,又得有放置农具、储存粮食的地方,还想少花钱住好房。”赵书贵说,村里先聘请县里有资质的设计所按该村农民的居住习惯、生产、生活需要设计出图纸。省文明办和省建设厅下发了燕赵新民居图纸后,又从中鳞选,选中了15号图纸。之后,又挑选村中经常从事建筑的“土专家”出谋划策。
将三方意见汇集到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土洋结合、现代与特色汇聚的新民居“蓝汇集本”:一户一宅,独门独院的三层小楼,每户建筑面积309平方米,一层、二层全为三室一厅,有厨房,一层还有洗澡间,三层为凉台院既可存放粮食也可乘凉,可满足两至三代人居住。院内西南角为卫生厕所,大门3米宽,车库、院落为一体。住宅楼建成后,煤气、沼气、水、太阳能、磁卡电表、电话、有线电视、宽带安装一步到位。
由于新民居建设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水溢河村实行先解决住房困难、急需建房户,再安排自愿搬迁户,每户搬迁后,旧房都必须交付集体,房子好的集体再周转给困难户居住,差的逐步复耕,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进行保护修复,逐步全部搬迁出去。
资金来源:个户+集体+扶持
“这么好的新房只掏9.7万元就能入住,比我自己建房还省四分之一呢!”赵土海一家四口人,住着3间小瓦房,10多年了想再建一处新居,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次村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分配,批量建设住房,质量和标准高,价格也便宜。
新民居建设,资金是“瓶颈”。水溢河村不但是全县的贫困村,还背负着120万元外债。如何建?村“两委”干部在征求全村群众的建议后,决定实行村集体补贴20%,村民负担80%,争取各级扶持的方式进行建设。
村民自个掏多少钱就能入住新民居呢?村干部把各种建筑用料、用工的市场价,每座新居的用工用料数量逐一向群众公布,由群众自行核算报价,参照规划设计造价、招标价。村“两委”按每座新居的地理位置、交通、采光等综合情况、逐一核定具体价格,将50户新居从9.3万元到15万元分成10个价位。为避免交钱认购房后,影响施工,他们实行只认购价位,交钱序号,等新居全部落成后,再按交钱序号挑房。
水利、建设等许多部门提供援助,给水泥、拨资金、免费指导……
能够办成事:为民+惠民
“只要你为群众着想,群众就一定会支持你。只要你办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群众就一定会拥护你。”赵书贵说,整体搬迁建设新农村,群众的支持是决定因素。
据介绍,水溢河村干部发出了《致全体村民的一份公开信》,在信中,列举了新建村和旧村的差别,进行了算账对比,承诺了今后为群众要办的八项实事。之后,又挨家挨户上门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取得了98%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这次村里只建了50户新民居,全村报名的就有300多户。“两委”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评定住房困难级别,逐一排队,最后张榜全村公示。新民居工程招标,许多工程队闻风而至,他们不偏不倚,没有不懂装懂,而是采取了设计院设计———土专家设计———技术人员审核———自己用土办法比照———聘请监理核查的办法,定下承包价格,公开在县电视台发布招标广告。经20多家工程队两次竞标,最终以最低价格承包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