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观点部落  > 正文
西班牙赛维利亚市阿拉米罗大桥
发布时间: 2010-03-23   来源:匿名网友投稿 

塞维利亚市为举办1992年世界博览会,在市内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Meandro San Jeronimo河上的阿拉米罗大桥就是那次建设的一部分。大桥全长200m,由13对钢索斜拉固定在142m高的谢桥塔上,桥塔与地平成58度角。

阿拉米罗大桥(图片来源:MSTCAD)

桑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桥塔的结构是填充了混凝土的钢筒。由于桥塔的重量足以平衡桥面,一般斜拉桥中常用的后牵索在这里就不需要了。桥塔的内部有一部通往塔顶的楼梯。桥塔建造时,先用重型起重机将钢筒分段吊装上去,焊牢后再填充钢筋混凝土。
        桥面以六边形钢制箱梁作为主脊,拉索就固定在主脊上。从主脊上向两侧悬挑出的两个翼缘,成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桥面。它的路面宽3.75m,比机动车道高出1.6m左右。箱形和翼缘与悬索连接之前,通过连续的脚手架支撑在干枯的河床上。
        阿拉米罗大桥的设计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斜拉桥。用倾斜桥塔的自重来代替后牵索,在桥塔与桥面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的对话关系。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1986年卡氏的一个雕塑作品“奔跑的躯干”,它是由一串斜向叠落起来的大理石方块与钢悬索构成的平衡体。
  当时怎么完成从陆地到岛上的连结成了最大的问题,于是当地政府决定建桥通路。在修建的几座大桥中,阿拉米罗大桥被看作是最为经典的设计了。阿拉米罗桥是世界最著名的无背索斜拉桥。整个桥的结构非常独特,它没有一个桥墩,全长200米的桥身全由一个142米高、倾斜约58度的斜拉梁所承载,这个梁用13对钢链拉住桥身。整座大桥犹如一把竖琴,典雅美观,散发着高雅的神韵。
  设计者桑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西班牙当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他对建筑技术非常入迷,特别是对钢筋混凝土和钢铁构架的支撑能力及形式有着深入的研究,因此作品有着突出的强调工程技术的倾向。
  关于这座鬼斧神工的大桥还有一段小插曲,原本在设计这个桥的时候,还有一座完全一样而对立在旁的桥。就是说,本来阿拉米罗桥是一双的。但最后,存在着的只有原来的一半,没有了对称的一半。正是现在的不平衡,反而成就了它的完美。

责任编辑: 畅言网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