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业界名家  > 正文
建筑和城市是思想容器的“另类”体现
发布时间: 2010-11-16   来源:搜房网投稿  转载自:北方交通大学教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原创力量相对薄弱是因为研究能力不强大,研究是创新的基础。温故知新,缺少创新是因温故不足,不思考就不能创新。抄袭不是创新,抄袭太久就会成为习惯,丧失了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需要培养和成长的。”

教学和设计如何兼顾?

建筑师的工作特别累,但白林觉得任何事情你都有自主选择权,“你可以选择累也可以选择不累,如果你所从事的事业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那就不会累,还会精力无限,获得心理上的快乐。但也要明确自己所走的路的方向是否正确,要能明辨善恶。如果找对路、有方向、能辨是非,目标虽然可能会很远,但总有一天能到达。”

白林认为人生有两大任务,第一是找到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脾气、我喜欢做什么、找到自己才能快乐,然后将思想盛入适合的建筑容器。找自己的方法也很重要,不能闭关冥思乱找,那样可能永远与自己失之交臂,人与社会是相对存在的,要出去找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自己,坚定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行为和做的事,和社会联系起来。我个人做事有三个标准,一是是否符合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二是是否符合对方的利益;三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这三者要结合。懂得这三点你才可持续、可发展,才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三个原则让他在设计上很“理性”,在做常州一个商业街项目时,他带领团队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原本要做商业街的地方根本不适合做商业街。“学术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是自己的事务所的初衷,在设计时就应该实事求是,然后他逆业主的意做了该做的设计,最后反而他们中标。“我们能中标是因为我们超越了自我、超越了甲方,但我们要为甲方和社会的根本利益负责,虽然我们的方案中没有按照甲方要求做商业街设计,但却对周边产业、经济都有很好的促进。这不是一条街的问题,而是甲方的根本利益问题,没有人愿意损害自己的根本利益。设计师为甲方创造更大利益时,他会理解,所以建筑师不要与甲方站在同一个高度,这也是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不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和高度,迁就他。一般我们之间差距太大这个项目我们就会放弃,因为我们可以为更高层次的甲方服务。不要因为眼前利益,要能看到自己未来创造的价值的,这也是事情的根本。”白林的第二个任务是找到知己。

白林作品(图片来源:百度)

创业是大势所趋

“我走出校园做事务重要的想法是中国设计不丰富,目前的设计体系不利于设计创作。因为创造还是要基于某个人,中国创新需要是事务所的崛起,全世界的经验证明这条设计自然规律,事务所能诞生出很多好设计,适者生存要按照设计发展的自然规律。”

白林还认为事务所的成长除需要社会环境外,还需要有领头人。“可能我们这一代错过了,但下一代可以踩着我们的肩膀,在我们积累的基础上肯定会出现大师。”他觉得建筑上的很多内容是可以教会的,但前提是学的人做人好还要喜欢建筑。现在中国建筑行业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长此以往会损害设计师利益,设计师坚持自己的理念,做好人,为社会、为甲方创造更好的设计。

“做人是创业的基础,年轻是付出的年纪、是播种的季节,把握好方向,不要陷入恶性循环。建筑行业很累,不要半途而废,要让自己的心变得光明,心灵不健康也不会创作出好建筑。掌握做人的根本和科学的做事方法,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思考下未来,对独立做事务所的年轻人我非常鼓励。”

责任编辑: Hele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