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BIM的魅力  > 正文
BIM的魅力
发布时间: 2013-09-06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李书雯:

就是要求负责人具有全面的能力,但是现在都是个人负责个人的事情。

杨之楠:

这个实际上涉及到如何效率提高的问题。甲方提出要求我们就肯定要更快速地修改。以前可能就各做各的,现在很多设计团队有定期的会议制度,实际上就是在想尽快讨论专业交叉的问题,很多信息沟通的问题已经不是说等2个小时就可以接受的。刚才樊工也提到机电设备专业还没有考虑到计算,实际上可能现在的建筑师,在很多时候是不太考虑工程师的技术因素,或者说我个人理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建筑师还是很多。原因肯定是有信息沟通的问题,但反过来也会有工程设计师们的权威性如何体现的问题。我曾经在北京院呆过一段时间,当时带我的老工程师这样告诉我:无论甲方要不要,只要没把计算书拿出来,那这套图你就不要想通过。所有的东西都要有计算,你要告诉甲方计算结果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当时北京院并没有谈论BIM,但它有一套Excel的计算体系,有一堆Excel计算表格,可以相互套用。可以拿着计算数据往那个计算表格里一放,然后如果你计算的结果跟我的结果不一样,那就是你自己偷偷改数据了,这个结果就不能接受。实际上在用Revit做平台时,软件是支持这种的。这种就不是纯建模(员)能操作的事情,是工程师做的事情。把这个做出来后的图,哪怕他只是一个不太了解工程师的设计,后面的那些计算实际上就默认带到里面了(能确保避免指标性错误)。这也是为什么我知道一些国外的工程师或者院所、机构,愿意交一些钱给技术协会的原因。让他们攒一批工程师专门做这个(便利且合理计算体系),然后直接分享用。当然这是专业协会的流程,在国内可能我们就要依靠标准的出现,要依靠软件厂家。

李波:

李波,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建筑师BIM经理

BIM从兴起到现在应该有6、7年的时间,已经从狂热期进入冷静期了。项目分很多种,我觉得有一种叫一般性项目,这个可上BIM的机率很低,还有一种是商业性项目,它是以投资回报为基础的,就是各个设计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有一种项目属于创新实验性项目,它的投资回报率不是很高,但是它的社会影响很大,这个是BIM首推的一些项目。另外也有一些商业项目要用到BIM,某些商业项目运用BIM更多地是为了施工、后期管理,前期的方案对我们来说,比如图纸和CAD图纸或者一些平面图纸已经能解决问题,它更多是为了解决,相当于把施工提前,提前解决施工当中遇到的问题,这时候对于这种商业项目要求的BIM程度和实验项目的BIM程度就可能会滞后,这样就会造成没有分包形式或者外协形式的BIM合作。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从头至尾,从做方案、概念,一直到施工配合,到后期的管理,这样的全程设计我感觉可能就更适合设计师本人去做BIM,这样他从概念一直到最后的实施效果都能控制住,同时也能掌握其中的变化,而且通过整个设计过程也能总结出一套体系,这套体系可能会适用于所有的项目,这个我觉得是更重要的。我们设计院现在这几种类型的项目都有。一些小的项目比如我们做一些木结构工程,成熟的结构体系的可能没有,因为国内也没有特别多的这种实例,没有特别多那种可操作的或者可借鉴的东西,完全是我们原创,这样的话他一些木结构的节点可能都是要在BIM中去完全自己做,这样如果设计师本人直接通过三维去做,可能比二维更直观,因为BIM最重要的是直观,这样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还有一种我觉得BIM推动其实也有好多种,比如设计院通过奖励政策在内部推动,有一种是业主推动,还有一类是施工方,施工方也有很大的积极性,我们有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其实业主方只是有一个意向,但是施工方特别积极的去推进BIM,希望我们设计院也能够积极地配合这,因为从施工的角度来讲,BIM的三维模型对于统计以及现场的纠错能力非常强,可以说他们是主动派出一些人配合我们去完成这个模型,土建和结构的工程师对BIM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机电工程师的热情相对较低。机电工程师的标高只调一个数,在模型中要调来调去很困难,所以说机电工程师不可避免,但施工单位更希望有些直观的问题,所以施工单位对于BIM十分积极。

我觉得这几个项目就像刚才说的,不同的应用程度和不同的建模清晰度在BIM里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可能我一开始做方案或项目前就要定出来BIM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要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深度。然后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刚才说的这些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整个项目全程应该至少有一个全专业统盘的管理,如果是实施BIM项目就应该有一个BIM项目经理,BIM项目经理的职责就是应该把所有专业的需求提供给完成BIM的工程师,然后把工程师的成果能够系统地表达给第三方或者施工单位或者业主,他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把这个一条线上所有的单位联系在一起,所以他必须是一个即精通技术又懂现场和方案的人,这个人确实很困难,但是他能解决很多问题,因为很多项目如果没去过施工现场,你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完全不懂BIM的人,去制定BIM策略,那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BIM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说在制定策略时你就不知道我要提什么要求给BIM设计师。我觉得这类人才现在很欠缺,但是我认为通过一定项目数量的累积,这部分人才还是会出现的,而且我认为他们也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我认为技术储备非常关键,如果有一个特别成熟的技术储备,那就刚才说的Revit或者BIM,工作量只会降低不会增加,因为Revit就用三维技术来说它比平面技术的可复制性更强,我们院也在做自己的图层标准,这个标准能保证从一个设计师转到另一个设计师的同时不发生任何变化,不发生任何参数或者数据的扭曲,比如有一个设计师休假了,他能在一天的时间内把一个几十万平米的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交给另一位设计师,因为他们用的是统一的标准,如果有了这个标准或者操作模式,这个交付,从设计到施工到业主,也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他只要看懂这个标准、看懂这个手册,那所有的都能理解,这个我觉得是重要的事情。然后技术储备这个问题,我感觉得等到哪个具体的项目需要我们去交流,这个交流会不是一些具体细节上的交流,而是我们观念上的交流。然后我感觉刚才说的一体化问题,三维模型唯一的好处就是所有都在一个文件里面做,这样就不会出现各个专业对不上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施工问题就是各个专业对不上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BIM软件成本,因为所有软件在初期都会有成本高的问题,但是我认为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成本高,对于长期的发展来说软件成本应该不是特别高,怎么能把这个软件使用好,或者是能解决问题,这个可能是以后需要解决的方向,短时间内造价成本我觉得两三年后肯定会降下来。我感觉像业主和甲方推荐这个问题,推荐是跟我们制定的目标有关,我们要选择一些比较典型或者有一些示范作用的项目,这个是应该适当的包装再去做,因为有一些项目总改来改去,最后施工的效果不一定好, BIM成果也不一定好,把这种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很难说服甲方或者业主包括施工单位去接受,就是说经过适当的包装选择特别适合的一种示范项目,这样作为我们院或者公司的宣传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认为这个如果将来能做出一定数量示范性的东西,说服甲方就轻而易举。这都是我个人的观点,作为建筑师来说也是希望我们的作品从头到尾能够有一个高的完成度,但是技术问题可能更希望专业人员或是BIM专业团队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娄夕美:

娄夕美,中元国际工程公司bim主管

我们公司属于第三方的一个咨询团队,他们会在BIM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因为他们的立场如果和我们设计院来比,在专业设计角度上肯定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因为他们给我们设计院做咨询时会整合很多设计院的经验,所以他们会给我们大家一些指导。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现在应用BIM时比较大的困难还是在本地化上,有一些软件的接口不对外开放,但是随着BIM的发展,这些软件为了更好地适应我们市场,可能也会慢慢开放的。

畅言网:

其实有市场竞争也是一件好事情。

芦文昆:

芦文昆,北京院1A1工作室BIM经理

大家对BIM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一个信息的建立和管理上,这两个是核心,那么如何去看待呢?它究竟是一个软件还是单个专业,还是属于整个业务链,大家都能认同它属于整个业务链,但问题是在信息建立和管理过程中肯定是围绕着项目,以项目为运作核心,整个行业都以项目作为一个扭转,那这时BIM如何去看待它的作用和功效?现在BIM在国内有几种模式,第一个是靠点状,点状这个点是怎么点的呢?就是说甲方和设计方、施工方都能在迈第一步时看到这个点,这个点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业务收入,所以说很多在推进这个。在这一点下又有几种模式,人员的问题,因为本身从设计院角度出发,有一些专业出身的设计人员,又有一些非专业人员,这个其实从一个切片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个横向的专业切片。那么作为北京院主要是想主推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设计人员本身他对于BIM的应用,是在这种理念下选用合适的工具去表达和实现自己项目更高的一个质量追求,中国院现在走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直接成立单独的所和部门来承接BIM项目。我们和他们的另外一个区别就是说希望全院的一个设计人员,本身应该具备这样一个能力,我们现在遇到的第一个就是说成本问题,如何去化解?像CCDI是靠人员梯队的切分来降低成本,我们所始终在做一个二维协同,在协同平台里的切分后也有一些竖向的切分。如果通过这种管理手段来降低BIM整个运作成本,在行业里绝对是老大,现在各种标准都在制定,标准并不是说越多就一定好用。在BIM推进的情况下,如何去有效的应用它,把它应用到实际中,这方面我个人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信息化,就是说不能离开软件,在有软件的基础上如何高效,通过专业切片降低成本,实现全员的应用,在设计院应该是个体系,所以我理解的在设计院中的BIM,包括各行各业,无论是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总包单位,每个单位BIM一定是在它本单位里有一个成套的体系,只有在一个成套体系下才能真正地推广下去。为什么?因为BIM如果是一个工作室团队,就十几人这样一个规模,在这样一个规模里面,它没有形成一个是交流成本,第二是运行成本,第三是体系的集中效应。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喝红酒一样,一个开瓶人可能一下就拧下来,十个人拧就很费劲,当倒红酒时如果是一个杯子,那么可能就倒一杯,如果是十个杯子,可能能倒十杯,这就涉及到一个协作的问题。BIM这个体系大家说它难,难在哪?就是这个系统过于庞大、过于复杂,同时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责任编辑: Editor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