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畅谈绿色建筑设计  > 正文
畅谈绿色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 2013-06-08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危巍:

危巍,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我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我的专业是暖通。原来也做过一段时间绿色建筑的事情,包括建筑节能。刚才大家说得都挺好的也挺全面,我觉得主要还是一个意识,现在大家对绿色建筑叫得很凶,其实为什么国家的政策一直在鼓励、推广做绿色建筑,其实相关的政策配合得很到位,虽然有一些补贴什么的,比方说国外LEED,他就有贷款,所以他对这个要求很高。那么现在我们国家是强制性的绿色建筑,是要求你至少要达到一星级,那这个是有必要的。另外我觉得绿色建筑的一个标准无非就是说人为的制定一星二星三星,他所有当中的技术在我们每一个专业的规范里面都是有体现的,如果你照着他一些常规造下来的话基本上已经差不多,无非就是把他联合起来去申报。那为什么要有咨询呢?其实咨询的话是要整个做一个体系,到底这些东西用进去以后能不能达到绿色建筑的一个标准,我也做过咨询目前阶段大部分只为了满足绿色三星的申报去做的一些东西,我们没有一个主动的去做能耗评价系统。这个体系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理论,怎么样能让它去达到绿色建筑。还有就是绿色建筑是各个专业的一个综合体,其实这个刚才也是各位讲的。一开始的方案是做咨询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设计院自己有这套理念也是一样,无非就是说我要专门有人员来进行策划,技术达到多少的一个标准,然后在性价比上面达到最优化这是相当重要的。就是这么多技术堆进去,大家参观的那个建筑院也是这样,我们原来在南京做过的也是这样,很多技术的堆砌,那是个示范工程,但是正而八经的性价比达不到,好不好这个就另说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些东西都用上去了,每一个产品要用还会有一些副作用的。但是现在这样做肯定是好的。比如通风,自然通风肯定是好的,建筑师就是讲究科技和美学的结合。原来中国古代建筑就讲究坐南朝北通风设计,在没有人为空调的情况下,这样做是非常好的一个效果。但现在假设就在我们的大楼里面,你说自然通风是南好还是北好,苏州绿建他们就去模拟,模拟它的通风到底好不好,其实你做一点人为的通风可能效果更少,因为你要去强调的话可能消费的能耗还要更多。所以这就是咨询当中的一个概念,就像刚才那位说的为什么自然通风好。还有一个就是自然过度季节,深圳那个地方全年气候好,自然通风可以,在咱们这个地方就受不了。这都是一个相对性的所以说是因地制宜的事情。那么采光方面大家也很清楚是矛盾综合体这没什么好说的,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去做。内遮阳好还是外遮阳好,那么一定要选外遮阳还是可调的。绿色建筑的一些标准比较强,LEED我原来也接触到过一个,我在另外一家设计院的时候做工程,在厂前区就有一栋办公楼是外资工程,他就要求做LEED认证,那怎么办?说这个地方有再生能源吗?就做一个太阳能的热水器,其实这个厂前区的锅炉就在这个地方摆着,随便接根管子过去就能解决问题,何必再做一个太阳能,但是就为了达到那一项就可以拿到分。所以绿色建筑标准没有一个评价体系,没有评价体系不好做。

吕芳镒:

吕芳镒,禾置国际设计副总经理

我是上海禾置国际设计,我们过来有十年了,分部在苏州、上海、台北和洛杉矶。我们在大陆这边主要做商业项目比较多主要是星级酒店。大部分我们从拿地的方案就已经和业主参与进去了,到干预性的规划和方案设计,跟很多设计院是有配合的关系,我们基本上施工图也画但是不到10%,几乎就是做前期的概念跟方案。我们最后面的施工图到竣工图然后到运营管理我们都会参与。大家刚刚提到做绿色建筑的概念我认为要从拿地就开始参与,我们公司都是从拿地就开始参与。我们之前大部分都做商业的项目,从去年就参与这种项目的招标评比,那我们也参与绿色建筑的一些评价指标体系,把它融入到我们的概念设计里面,甚至我们手上现在还有比较标准的绿色建筑,在中部也是准备要争取LEED认证,在本地的评价标准我们也想去拿。刚才老师讲得是对的,尤其是绿建组涉及的范围很枯燥,涉及的专业很多,如果说你纯粹是在概念性设计的角度也不对,在拿地的时候就考量周边的环境。第一条在中国评价体系里面讲的就是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不是大家讲的100平方米种三棵桥木就是一星,要把周边的整个生态环境都考量进去,告诉业主这块地是怎么样做,做哪些业态我们就会参与进去。不但是所有系统有所了解还要运用,还能知道成本可控在哪里,那我们讲全生命周期也在LEED里面,这个项目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也在绿色建筑的要求里面,那把整个融合进去就很广。项目负责人要对全盘都了解,不管从机械、电信、给排水、消防、甚至到业态的规划都参与了解,这样才能掌握整个设计的精髓。当然以业主的角度来讲,要把LEED美国的东西弄进去,把中国的东西弄进去,从拿地开始就弄进去,哪一个部门是补助多少钱,很多的经济数字你要很清楚,你才能跟你的业主开发商甚至单位的领导把概念讲出来。

江启强:

江启强,上海创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我是来自上海创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我姓江。绿色建筑其实我个人觉得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概念,刚才讲的是广义的,建筑理念,包括绿色建筑的低能耗、环境能耗,这些东西是在我们规范里面的,有些东西根本反应不出来,但是对我们设计师是尽可能去实现的,因为我们设计的产品是公共产品,这个产品和其它任何产品都不一样,所以对设计行业是一种责任,这就基于个人的专业修养。刚才我听各位老师讲的也是很受启发,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绿建、生态,哪里不是绿色建筑也尽可能在的这方面去做一些事情。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星级。现在最理想的状况是这么做,用企划或者绿色建筑的策划,这个咨询分几个阶段,第一个是主动,换句话说就是前端的一种咨询,中端的咨询、末端的咨询,完整的应该是这么做的。因为这么做的话,建筑本身有很多的诉求,有很多的共用要求,首先就不是为绿建而绿建,而是把绿建和整个建筑本身的主体功能密切无缝的对接,这是最理想的。那么这么做的话,哪怕在方案阶段也好,初步设计也好,这个当中每一步咨询也在深化,达到它的目标清楚路径也清楚,当然要经过一些权衡评审包括比较,因为有增量成本。所以这个东西我觉得咨询和设计的关系,是应该在每个阶段都结合的。同时咨询当然要先于设计比较好,因为设计往往会因为条款上面的问题涉及时间以及工作量上面的代价,所以最好是这样做。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