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畅谈绿色建筑设计  > 正文
畅谈绿色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 2013-06-08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吕芳镒:

我觉得你的建议就是评价指标体系,要清楚每一项,像我就很清楚,就会知道我该用什么材料,要是法规都不很清楚的话,指标体系是不一样的,不完全是材料,还是要一些概念和结合系统。像设计师就考他们评价指标体系有哪几项,考几次就会了,然后他就知道如何去选用材料。你要很熟悉才能运用到设计上,不然怎么下手呢?你要很清楚所有的变数、参数的关系,你要知道评价体系是什么,法规是什么,是要花功夫的。

沙左帼,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处主管

石玉蓉:

我设计做了21年,那么我今天看了一下他们的提纲,从一开始还是有点模糊,到后来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些东西在绿色建筑当中,我觉得专业的咨询是非常必要。从工作分工的角度讲,其实设计院做这个工作,一开始他的工作范围、内容包括收费,应该是不包含绿色这部分,因为设计费大家也知道现在压得很低了,然后再做绿色这部份,绿色很系统而且工作量也相当大,设计院没有必要去抢着做这块。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专业咨询就是他介入的时候,我发现早期介入还确实是很有必要的。从前期来说可能还是需要建筑先有一个概念方案出来以后再介入,那么这个时候我个人觉得就像刚才范博士说的,那么这方面总体规划可能能够发挥一个更大的作用。我从设计的角度是不希望设计院做很多这方面工作的,因为要是去投入很多精力那设计本身的事情也许就会影响一些质量了。刚才我听到大家也提到建筑师自己应该有一个环保和绿色的理念,说是国外的设计师已经是这样的,但是我发现现在设计院内部做前期的可能会比较多一些,那么这些人他可能本身一个是年龄一个是生活经历,还有一个就是他可能没有很多的危机意识,那么反应在他的工作当中就是方案里,可能这方面就考虑得不是很多。然后工作了四五年的人,他忙于完成工作,也是对绿色方面知识的补充也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设计院如果院长有这种意识的话,应该跟他们的设计师有一个这方面的教育。现在形势摆在这里,就是国家对这个绿色越来越重视,那么你设计的产品如果绿色方面比较落后的话,你以后会遭到淘汰。还有就是从我自己的理念来讲,我是比较希望能够采用一种被动式节能的技术,10年前为了评职称我写过两篇文章,一个就是外遮阳,还有一个就是屋顶花园,特别是屋顶花园。那么,就是从我自己来说这些被动技术可能应该结合它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那么这样的技术相对来可能会是比较有机一些,而且投资上面可能会是比较高性价比的一个东西,那么这是我对技术方面的想法。还有一个就是我设计做到现在设计师有一个比较头疼的地方,就是绿色建筑的材料可选择的实在是非常少,那么对建筑师来说可能是外围护还是多一些,这个东西就没有什么好选的,就是你满足了保温就不满足防水,或者是它的强度就不行,这个也是我们很头疼的地方。有的时候你设计文件里面写上了以后你自己心里是不清楚的,它根本达不到这个,我也遇到过做的项目,有的时候做了内保温,计算是通过了,结果业主进去以后他全部敲掉,这个东西我们也是很为难,没有什么可选的材料,那么绿色材料有研究的厂家也好或者是建科院这样的,能够促进材料方面的研发,那么就很好了。还有一个就是现在也有接触到不少信息,就是发现绿色建筑在运营期间的监测,那么现在设计院出去的设计文件,像刚才建科院领导说的满足了60分,其实它造完以后可能是30分,这是我的感觉,所以我听说国外就很重视监测,你不能说我设计60分了,那么你没有到60分的话你就肯定不能拿什么,就是国家不知道有没有对这方面的危机意识,但是监测上面就是要有客观、公正。

庞达,禾置国际设计建筑师

我们这还有一个课题,它号称是零碳,这个东西是公司的第一把手他钟情于零碳,但是我现在特别不理解,这个零碳怎么可能零呢?

叶倩:

他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谨,国外也有好多都这么说,就是趋近于零,然后他可能是用自然能源去补。其实节能减排我们要是使用的话,是把中国的美德又捡回来了。

石玉蓉:

有一次我碰到国外的那些设计师,他们就打了一个比方,冬天他们当地的空调温度打得非常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外面零下几度,房间里面穿短袖,所以我其实不是很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既然要节能的话,你为什么不把温度打到合适的温度。

陈逸超:

他们人少,这还是要考虑很多因素,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能源价格,每个人的GDP收入等等,这些都人考量进去不一定是浪费。

会后合影

幕落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