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企,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技术经济咨询所工程咨询部经理
李玉企:我们公司前身也是设计院,但是设计院的概算部门可能跟北京院不同,从头到尾甚至从一个项目策划开始到最后的竣工结算,我们都负责。包括有些招商代理的工作,以及一些北京市发改委中介机构的特殊项目,代他们来行使一些政府职能,做审计工作。实际上北京市发改委的要求非常细致,在项目建议的最初阶段,都是我们按照建筑设计标准来的,第二就是用的什么量的材质这些都要说的很清楚,在可研阶段要求至少两方案的对比,这两方案不是说建筑方案,包括各种设备方案。我觉得他们对于前期控制阶段把握得更好,顺理成章到了初步设计阶段就该按照可研阶段,初步概算的限额设计要求的特别严。政府投资的甲方,招设计标的时候要求做到限额设计,如果限额设计的概算出来后超过可研了,要去调整方案不是调整概算,我们会根据设计方案计算哪个阶段超出预算了。刚才所说的问题不知道我这个东西为什么设计出来,我在初始设计阶段就要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标准在初步概算的时候就该写的很清楚,这样到招标的时候就有了控制,在严格的控制下有的单位、招标代理很容易做手脚,为了不出现这个问题就要求加一个施工图预算。为什么甲方现在会重视这方面,就是为了怕招标不能通过但是怕又不符合标准,即使北京市投资限额的初步设计,也要求设计院在做完施工图后再帮做一版施工图预算,来根据这个施工图预算控制招标代理。这样虽然甲方的工作量加大,但他们会为自己以后的审计工作省很多时间,避免招标代理后发现钱超了好多,又没办法控制招标代理,最后的竣工结算又控制不住就很难办了。与其后边做工作,还不如前期多出些资金把预算控制住。
李昊男:很多甲方不愿在这方面增加成本怎么办?
李玉企:在北京市政府大力审核的背景下,如果不愿意花钱的有两种情况:第一,他们有很得力的基建班子,我觉得像北大医院的基建班子比较健全,我们经常打交道,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控制住每个环节,所以就不需要在这方面投入过多成本;第二,我们现在也承担很多这样的工作,做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设计监理等,这个设计监理与我们设计院的立场是相悖的,比如设计院出了一个设计方案,有设计监理来审阅,从各种规范上来说是否合适,另外就是说从造价上面有没有下降的空间,比如说从打桩开始有哪几个桩型来选,在大概造价下是个什么水准,从未来角度讲,随着人工、物价的涨幅会不会有变化,包括一些装修材料的选择等。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有个机房装修项目,原来的人工费用比较高,使用材料比较便宜的普通墙板,后来发现人工费涨了很多,我们就会建议在装修过程中选择那种一次成型的墙板,这样看起来是材料成本涨了,但是人工成本降了,整体价格是下降的。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工作来做,就是看单位的能力,还有理念上面允不允许来做,还有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言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技术经济咨询所总工
言英:刚才我们李工说的主要是北京市政府投资项目的情况,作为设计单位我觉得就是有很多被动的地方,也很无奈。很多时候是时间很紧,就是“三边工程”,确实是设计人员一门心思的扎进去画图,甲方突然有个想法就要修改,到最后就是造价人员的繁复工作。另外,设计人员的理念要提升,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管是哪种甲方,国有也好、开发商也好,对项目都会有一个成本的概念。虽然甲方不停调整,但造价师一定要聚精会神,因为最后的成本结算还是要找造价师。我们有时候为了迎合业主的投资限额,也会去考虑如何削减成本,如何做可研,但到最后仍然总是超出预期,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这样一步步的超是正常的,然后再分析原因、责任等。作为造价人员其实是非常被动,从前期来讲,国家现状是谁都不会把造价人员放到很高的位置上,更多的是要求造价人员在后期来解决矛盾、抹平问题。我觉得真正国家投资的业主方观念还不是很强的,到最后找造价师调整,相应的房地产这些意识会强一些,因为涉及到成本,资金的缺口有多大,贷款还是融资,他们在这方面的运作是很复杂的。
李昊男:时间往往是迎合预售的要求,这边房子的图纸还没有出来,可能已经预售了,最注重的不是过程,是为了结果,让房子快建起来就可以了。也许立项手续还没有出来,房子已经建起来了。
白志强:我做前期时,开发商看房子卖得好,第二天每平米的售价就增加了两百块钱,第三天可能就会增加一千块钱,你说在造价上给他省了五十块钱,他根本就不在乎。

江波,北京华联电力工程监理公司造价师
江波:我是北京华联电力工程监理公司的造价师,我们公司是做电力工程的,属于华北电网的公司,从事最多的工程是电力行业的工作。高压线、变电站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电网下边也有些小型的基建,划分的项目就是一些度假村、会议中心这些民建。我做工程造价之前做监理,做工程造价跟做监理在现场的价值跟地位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刚才李总说的这种理想化的状态,我从书本上也可以看到这些理想化的状态,有些工程如果真这样走下去的话也是很不错的。我们在工作中做的工程就是刚才说的“三边工程”,复合桩打完了,但是这些都没经设计院,审批都没走完,施工单位都没招已经做完了。我们造价人员在这里面所体现的作用前期根本没办法控制,概算也是我在审,就是没经历过现场的人肯定说你的概算是拍脑袋就出来的,如果没经历过这个工程的话,肯定不考虑现在那么复杂的情况,这个钱是根本不够的,这影响我们造价的因素如何去控制。如果真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做,可研阶段我觉得对开发商来说更合适,走政府资金的,度假村这些跟他们就没有什么关系,可研不能超估算,预算不能超概算,预算超概算了,这个报上一级审批的话很麻烦的。在软件方面,作为新入职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包括起到了计算的度,好多东西是代替不了人工去算的,软件前提是定额,我们国家现在就一种制度就是定额,包括模块,但是我们这边按定额走就一种算法,我个人也做一些模块,但是大家都不愿与别人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