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畅言网工程造价主题沙龙——北京站
发布时间: 2012-05-28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徐治刚,北京北控绿色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工程副总经理

徐治刚:我目前在甲方工作,但是多年主要是在乙方工作也就是施工企业。今天大家谈的都很好,很有启发性,其实我更多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活动的,希望了解一下其他单位是怎样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先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公司在房山区窦店做了一个科技园项目,约15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在做一期工程,其实就是建设工厂,我们需要招总承包方。招标需要编标,于是请一家工程咨询公司帮我们编标,编标后我们现在开始实际执行了,在实际执行中发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那些年轻人对造价文件、定额的使用很熟练,但是他们在编制工程量过程中由于缺乏施工经验,编出的清单有很多漏项。相反,由于总包方工程造价人员力量也有限,在清标的过程中自己也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所以就出现了漏项情况,但是我们合同又签订得很严谨,是不予调价的,所以对施工方来说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便说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另外,我们自己在施工单位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问题。这说明不管是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编制人员,还是作为投标方的施工企业,以及一些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都缺乏实际施工经验,他们在编标过程中要么对每个清单项把握不准,要么对这个清单的组价把握不准。复杂施工结点的组价应该由施工负责人来做,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人员对复杂节点组价不是准确,这就造成了投标报价中会漏项或者造价偏低。

工程造价人员如何去提高自己?特别是现在年轻人都是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虽然速度很快,但效果就难说了。作为业主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公司,不可能招聘很多的造价人员,所以我们自己不可能编制清单,于是需要委托工程咨询公司。相反,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方就要仔细,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证投标报价的准确性,尤其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在价格条款上以及最后的结算方式上如何把握准确。在今天的参会嘉宾中,施工企业人员比较少,在座各位基本是工程造价单位和设计单位、甲方。这些工作如何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个施工企业利润的实现,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造价。

我觉得首先要核实好清单杜绝漏项,第二,目前的组价还是根据北京01定额反推过来的。实际上编制01定额到现在已经11年了,施工技术的改良,新型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不同或者说变革、更新、创新、原来的定额都已经无法涵盖。这种情况下,造价员如何组价是一定要有施工经验的,这类施工经验就是指现场的具体施工。工程造价人员很有必要多去现场看具体如何施工,尤其是对照图纸看施工人员是怎样实施的,这样才会对每一个投标中的组价了如指掌,而不是大致定个价格。造价师一定要努力学习,要到现场学习。要想成为优秀的造价师,作为一个能为企业谋利也能为自己谋利的造价师,必须深入的学习,熟悉现场,熟悉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结点。第三,每一个工程都有特殊性,都有不可预见的因素,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方式去思考、去报价,一定会出现事故,到结算的时候才发现问题是无法承受的。大家一定要充分考虑,甚至即便是没有这样的实践经验,即使充分考虑了,也不会考虑周全,那你最后的结算过程中,只能是找业主,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把造价提高,但是这其实很难。第四,我们公司在昌平的某个项目跟一家施工企业合作,这家公司按中标价1亿元签定合同,但结算价报2亿元。当然结算中一是家施工企业、一个是甲方,结算价格的期望值肯定是相反的。但是由于合同签得很严谨,总价包干不予追加,这是没办法的。即使给予调整,由于变更上没有业主签字,最后再找甲方弥补肯定是于事无补的。

吴迪,万通地产工程造价管理部经理

吴迪:我在造价行业工作了十多年,一直是在甲方,行业里面存在各种矛盾,不管是设计院也好,施工单位也好,咨询单位也好,所有的全部矛盾最后都会集中到造价方面,这其中还包括公司内部的矛盾。造价工作很难做,而且在目前的形势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接下来我简单地从我们公司的情况说一下。目前,还是卖方市场掌握着整个建筑工程,所以清单、单价合同、总价合同基本上还是由卖方市场决定,不是完全按照规则操作。你在招标的时候要是想中标,就必须要遵守我的规则,包括之后签的几个合同。前段时间我做的一个工程,4万多平米,等到图纸拿到手招标完成,总包签订合同,包括招投标手续都完成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都忙了些什么,结果会能怎么样?因为在房地产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大家都不会想这个问题,最看重的就是时间,要抢时间,不会考虑设计院能不能完成图纸,就要求签订合同后必须什么时候交图,但至于这个图里画了什么内容,根本没有人去深究这个问题,但问题肯定会在最后结算的时候体现出来。这个过程里也包括咨询单位,年轻人太多,大的咨询单位三十岁上下的人员特别多,也有些刚毕业的,而且在接这个工程的同时还会接其他很多工程,所以他给的标底也好、清标也好,完全是依靠责任心在做。甲方是把设计概算交给设计院去做,咨询这方面交给咨询公司来做,从而增加自己的力量,最后反而变成甲方的负担,因为要去挑图纸的错误,去挑咨询单位清单里面的漏项以及合同起草等所有东西。现在的形式是进工地从基层做起,我的师傅差不多六十多岁了,他就是从架子工做起的,而现在几个人还能从基层做起?基本上就是拿来主义,他们没有进现场的机会,也基本没有时间去,所以现在的状况就是大家都疲于奔命,要结果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总体上看都很茫然。

我也接触了很多其他大的公司,可能目前唯一能够做的好的就是完全的标准化形式,就我们地产公司来讲,做得好的就是形成标准化,就是这几种图,不会出新的东西,参数、指标、模块都是固定的,只不过是需要在这形式上添加个别的东西和特别的产品,或者说是随着年度的变化添加人工报酬的变化上涨幅度,只有这样造价才能够完全控制到体系里,其他的都做不到,基本上都是空泛地在喊这些口号。刚才大家觉得这些参数、指标是否可以共享,但是我希望从这方面给大家提供思路,大家自己可以说在一起在一个小的区域里共享这些集中化的东西,工作里面能做一些统计,这样还是说对以后的控制还是有一些好处的。刚才可能说了软件方面的事情,我还是不太清楚,有没有一个软件可以把工程从头到尾统筹在一起,大家都在利用这些东西。造价方面人为的因素特别大,我觉得需要一种标准化的东西,把整个所面临的矛盾规避掉一些。

我觉得行业不可能总是这种状态,还是会发展的,我们可以看看香港、看看国外,要向前发展,可能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后会解决。我们探讨有没有一种新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对行业是很大的推动,造价这个行业很难,希望能够更好地做下去。

张敬田,光耀东方集团工程造价部经理

张敬田:我是在私营企业做工程造价工作的,主要业务有三方面:首先是房地产开发,包括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第二是投资并购,投资并购以收购商业烂尾楼为主;第三是商业运营,商业运营就是综合性的商场,专门有一个商业公司。我们公司成立比较晚,北京西客站那边有一个光耀东方中心广场,原来叫做海天大厦,这是我们收购的烂尾楼之一,还有就是在航天桥那有一个金隅大厦,收购过来更名为光耀东方中心。大家都说了很多,我也受益匪浅,我觉得工程造价不是个独立的工程造价,而是说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有国企的有私企的,为什么大家感觉不一样呢?主要还是目标不一样,工程造价是服务于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工程造价就是服务于整个过程当中,在这个基础上也有做造价的也有不做造价的。我个人认为在顺应整体目标的情况下,大家尽量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把造价合理地控制下来。另外一个前提就是设计院的老师也说过,大家都知道工程造价很大部分都是看设计,工程设计阶段在造价这方面占到70%以上,现在大家提到一些现状的问题可能也达不到这个程度,我自己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各个专业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土建、结构施工图设计完之后,给排水专业设计师拿过建筑图就继续更改,电气、空调、消防专业也同样如此,各设计各的,到最后现场施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就是相互管道之间会有冲突,这方面我觉得工作上做得还是不细致,怎么从设计方面来控制造价呢,设计院设计是有国家规范,大家都是按规范设计的,如果说户型确定了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的。作为设计单位我觉得各专业之间应该相互沟通一下,这些问题不管是从设计单位还是从开发发商这方面出现问题从这些表面的问题,在设计阶段把这些问题避免了,如果等这个工程干完了再改,可能浪费的就不只是材料问题了,也容易跟施工单位产生一些纠纷,因为大家都是知道在施工过程中找施工单位去定价的话很难的。不管从哪方面,前期图纸上把这个工程做细,从工程造价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