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遮阳”:以人为本的舒适等候区

国家电网馆(图片来源:腾讯)
在笔者看来,“电立方”中最为称奇的还要数设计师们对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参加了上海世博园区国家电网馆设计的设计师们,之前也分别参加过北京奥运场馆的设计。国家电网企业馆项目经理、CCDI国际业务室阎立新介绍说,在奥运场馆开放期间,因为各企业馆有各种互动和赠送活动,企业馆外面等候排队的人格外的多。骄阳似火,天气炎热的时候,有很多青年志愿者拿着扇子帮助排队的人群降温。“在上海世博会上,这种场景不是又要发生了?而且世博会的状况要比奥运会更为严重。”这也是设计团队特别是机电团队格外担心的。因为从气候来讲,上海不仅比北京普遍温度要高很多,而且上海世博会要从5月展览到10月,跨过了整整一个夏季,排队等候的人群更容易中暑。
科学的设计是需要数据支撑的,在上海夏季的室外,到底要多少小时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呢?世博会展示期5月1日至10月31日总计184天,按每日9:00~18:00有太阳直射考虑,共计1840小时。通过分析可得出这样的数据,在世博期间,不满足舒适小时将会达到901小时,为世博期间小时数的20%,不满足人们安全小时为203小时,为世博期间小时数的5%。这组数据是令人担忧的,设计师们必须在国家电网馆设计等候区的设计上使它的数值减至最低。
为了搞清这一问题,设计团队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来确定舒适度这一标准。研究人员查遍国内所有的标准规范,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份能表述全国各地在何种温度、风速、湿度、热辐射曲线条件下,人在室外会感到不舒服的时间极限。于是,研究人员又把调查转向国外标准。开始,他们找到了一份美国室外舒适度标准,然而美国人在室外踏青、烧烤、吊床休闲等是他们非常喜爱的方式,因为心境愉快,所以即便人们在户外暴晒很长的时间也不会感到不舒服。然而上海世博会内的环境不会那么悠闲和舒适,于是研究人员又找到了美国军人的训练标准。将各种数据输电脑,确定了比美国军人训练标准要高,比美国户外舒适标准要低的标准方案,设计师们终于得到了明确的数据。
为何不在建筑物里设置等候区呢?于是设计师们把整个国家电网馆抬了起来,采用“建筑自遮阳”,为排队等候进入场馆的参观者遮阳挡雨。毛红卫介绍到,将大量人员排队滞留的通道口设计在顺应上海夏季的主导风向上,以提高人员等候区域的舒适度;再在气流滞止区域使用主入口处的空调排风来实现降温。
采用了建筑自遮阳和风压自然通风后,使得参观者在室外排队等候时的舒适度和健康安全指标有了很大改善,世博会期间统计不满足舒适小时数从901小时(20%)降至381小时(9%),不满足安全小时数从203小时(5%)降至48小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