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水中,建造在林中,或将展馆用纸包围起来……在建筑创意之初,日本产业馆曾经有着多种的建筑方案。近日,日本产业馆建筑制作人寺崎由起介绍了展馆建筑的创意过程。
外墙曾考虑采用建筑用纸
“展馆的大小是否合适,游客进来后会不会感到拥挤,再考虑到经费问题,我们的建筑方案边设计边修改。 ”从2008年起担任日本产业馆的建筑制作人后,寺崎由起经历了漫长的创意过程,但最终的定稿却是他在一夜之间完成的。
日本产业馆(图片来源:百度)
“原本我们考虑用建筑用纸来制作展馆的外墙,日本的一家制纸公司还专门为我们开发了建筑用纸,外面刷上了一层透明防火材料,此外即使被雨水淋湿了也不会烂掉,但由于成本太高,最终没有采用。 ”他透露,如今这种纸张用作了内部剧场的墙纸,之后可化成纸浆再利用。
在寺崎由起展示的建筑方案中,还有不少精彩却未被采纳的创意。“原本我们设想过将展馆的外立面设计成流水状态,仿佛瀑布倾泻的感觉。或者将展馆内部变为一个小型森林,各个展厅或高或低处于森林中,通过电梯上下连接。或者在展馆的下方设计一个大水池,其中分布不同的展区,感觉特别清凉。 ”
展馆外立面展示各种卡通图案(图片来源:百度)
脚手架兼顾美观和再利用
日本产业馆在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上“动刀”改造,在如此一座拥有历史感的老建筑内展示未来生活,让寺崎由起感到很兴奋。而在中国最为常见的脚手架成为了展馆的外墙,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为了实践‘循环利用’的概念,我们在外立面使用脚手架,如果连接起来,长达40公里。 ”寺崎由起说,脚手架在中国是常见的建筑工具,日本产业馆将这一简朴的材料,通过精细加工和排列,就能出现美观的外形,而事实上,它还兼顾了实用和环保。
“老厂房的旧支柱很难支撑起新墙,为了尽量不影响原结构,我们采用脚手架来搭建外墙,所有的风力等外力都由它来承担,又不给支柱施加外力。”这些脚手架全部租借自建筑公司,展馆解体后,又将被公司回收回去,再次进入工地使用,做到重复利用。
脚手架兼顾了实用和环保(图片来源:百度)
“世博局曾经拿出了多个地块供我们选址,考虑到交通方便等地理优势,以及旧地再利用的优越条件,我们选择了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 ”寺崎由起说,在老建筑中展示未来生活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尝试,事实上,在老建筑的改造利用上,中国有着更大胆的创意。
“我曾经去参观过1933老厂房、M50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创意园区,最大的感受就是改建设计非常自由。”他说,日本的老建筑再建完全忠于原作,但上海则兼顾再利用和新设计理念,注重设计和艺术,而非简单的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