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观点 > 本站独家  > 正文
白冰:以绿色思维引导城市规划
发布时间: 2011-06-20   来源:畅言网archcy  转载自: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四、 建立绿色规划实践观

再成功的理念也必须要经历实践的检验才能转化为社会的推动力,因此建立在绿色规划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必须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在不断进行着绿色实践,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等新型的城市空间不断产生,绿色、低碳等理念已经转化为全世界共同的行动目标,绿色设计的理念也贯彻到了每一个设计领域之中。

1、生态城市在社会中的实践

生态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他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的出现是反映了现代人类向往健康、回归自然、重获自由的感受。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探索。随着多年的实践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向这一目标再努力。

一个好的生态城市就从社会,自然,经济三个方面来确定。同时应由表及里、由物质到精神遵从以下8条原则。

1)、以将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运用到城市规划当中。

2)、建立高效、低能耗的城市资源、产业链,推广清洁生产。

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基础设施完备,生活质量高。

5)、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注重文化传承,尊重多文化共生。

7)、树立建康的社会道德标准。

8)、优化城市生态调控管理手段。

2、绿色建筑在城市中的实践

在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积极营造城市生态系统,在实践中推广赋有绿色理念的建筑综合体,使城市物质规划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原有的城市格局中形成若干个城市绿色触媒点,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城市的绿色理念的推广。 这些触媒点一方面是城市建筑的典范具有示范性,另一方面又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绿色建筑不应该千栋一面,而是要强调因地制宜、独具匠心,即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又需要具有可复制性。

城市中的绿色建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技术、社会和自然条件之下。它即要做到自身的能量平衡和可循环利用又要做到与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随着人们所在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高舒适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渐渐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态势。目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了诸多较成功的案例,“告别空调暖气时代”的项目定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与青睐。这是绿色建筑的一种代表,他们通过改良建筑外围护,采用混凝土低温辐射系统进行调控室温,并配合“健康新风系统”使整栋建筑做到冬暖夏凉,使人们在满足了最高舒适度的前提下,又大大的降低了整栋楼的能耗,真正起到了绿色建筑的作用。

3、绿色低碳能源在规划的实践

在城市能源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应力求发展的多样化。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形成以低碳、节能优先,能源结构要多元、城市环境要友好的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多种能源并用,是指在城市能源规划系统中,充分利用各城市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利用水电、核电,以及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在确保城市能够得到稳定的能源运行的基础上,减少传统城市能源供给系统对城市的污染。同时配合城市净化系统,严格控制城市碳排放量,减少城市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以赢得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绿色城市规划中,需要将城市能源,由传统的单一消耗型,逐渐转变为可多层利用的链状结构,如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加入中水系统的概念后,不是将雨水和污水直接排放掉,而是进入中水系统中进行处理后,可续继用于灌溉、景观用水等用途,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深度利用。最终的理想模式是形成能源的环状结构,通过对多种绿色能源的引入,使原链状的能源体系,最终实现封闭,实现能源的循环往复利用。

下面,针对不同情况与地区,分别举几个绿色低碳能源在规划实践中运用的例子,希望以此引发人们对更多领域的关注与探索。

1)、 光充足的区域,可考虑在城市中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电池板、路灯及相关的交通工具等。

2)、 在风能充足的区域,可以考虑在房顶、高坡和开阔地带安装风车,用于发电和作为机械动能等。

3)、 在地热资源充足的区域,可以考虑地源热泵技术的运用,减少对传统资源的消耗。

4)、 沿海区域可考虑海洋潮汐发电,作为城市供电系统的有宜补充。

5)、 在农村地区可开展沼气设施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6)、 等等。

4、绿色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的实践

所谓的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是“3R”原则,即Reduce,减少环境污染;Reuse,减少能源消耗;Recycle,回收再循环或重新利用,同时人性化设计也是绿色设计的重要内容。

绿色设计思想最早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在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当时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类意识到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可利用的资源日趋枯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繁衍,从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绿色设计的对象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目标,而应该涵盖了与城市相关的生态、水文、气候、文化、美学等众多领域,同时更需要将各种能源的循环利用与所要设计的本体进行充分的综合,只有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设计出来的结果,才能做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经济等诸多因素达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对绿色规划的探索,从城市的产生开始就从未停止过

五、探索绿色规划之路

对绿色规划的探索,从城市的产生开始就从未停止过,虽然过去曾经走过许多的弯路,但人们从惨痛的代价中也收获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中也证明了与自然为友、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在目前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采取不同对策,鼓励在绿色规划体系的架构下不断的探索绿色规划之路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培育机制等制度,使得绿色规划的研究也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建立绿色规划发展战略

所谓绿色战略发展规划,是指一个社会组织或政府以绿色思维的规划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对于一定时期城市发展中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通过不断的优化城市相关资源配置,实现城市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一整套计划、措施和做法的总称,包括制定绿色战略发展目标、绿色战略发展重点和绿色战略发展阶段等内容。

目前在国内外很多的城市都已经建立自身有针对性的实施绿色规划的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实现“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流程。

2、建立绿色规划管理体系

绿色城市管理,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前提,树立城市的绿色价值观,倡导绿色理念与技术的运用,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最终实现城市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为目标的,一种全过程、城市全员的城市管理活动与方法。

绿色规划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从宏观上讲是城市规划管理与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统一原则,从而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使城市能够建康可持续的发展。

国家应在规划项目优先鼓励绿色科技创新,建立有利于绿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采取积极的政策,扶持和奖励在绿色科技发展方面,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科技创新活动。

从微观上讲,培育城市绿色触媒点,示范和带动更大区域向绿色规划方向发展。从更加有效的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城市资源的循环利用。

3、建立绿色规划培育机制

绿色规划的精髓就是可持续发展,因为对于规划设计本身也要保证其能够“与时俱进”的特性。因此,我们所研究的绿色规划也应建立起一套可以永续发展的培育机制,来保证规划方法与理念的连续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所以,在进行绿色规划创作时,不能仅仅就规划而言规划,我们应以绿色思维引导规划设计;同时应该能动的运用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信息等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并遵循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城市的各项用地与建设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提高方案的绿色理念,并能动地调控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使之和谐相容和可持续发展。这无疑对众多规划项目的未来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为此,特举几个例子,用以引发人们对绿色规划培育机制的探索,为未来规划师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    对于各类规划项目的设计思路应该不仅限于简单的土地强度上的开发利用,而是应该从更深层次用绿色思维去注意和思考设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鼓励设计创新。

2)    规划师应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理念与方法,与使用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规划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绿色规划是一种倡导性规划,应通过政府鼓励、企业操作、百姓参与,把绿色规划理念推广到全社会。

4)    绿色规划设计不一定就是高造价、高技术,关键是在于我们对自然的保护、理解与利用。规划师不仅要关注高端技术支撑下的规划,更要关注如何将大量基础造价下的地段引导为绿色规划区。

今天的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绿色思维、绿色理念、绿色实践来拯救和探索未来发展的道路。要突破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困局,解决城市的空间的混乱状态、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就必须提倡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与并发挥绿色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使日益病态的城市重新焕发生机,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因此,对绿色规划的探索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并需要规划师以及全社会不断的求索下去。

作者简介:

姓名:白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年4月,最高学历:城市规划硕士,工作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职务:规划室主任,职称: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文章是本人在近期进行的研究工作及成果。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Xi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