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刚:
因为这是你在材料当中先拿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有人认为工业建筑从建筑的角度上来说好像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特色可以显示出来,其实这个观念我认为是不对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做工业建筑有好多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外形以及建筑物的颜色,并不是建筑师能够定的。比如现在有好多颜色,我们把它叫做英特尔蓝、法拉力红,像这种颜色呢都是这些企业给你定好的,只要看一下报上新闻纸的那些招牌企业,他的颜色就是新闻纸的,无论是做医疗器械的还是做电信器材、仪器仪表的,都是这种颜色。比如我当时和俞总一起设计英特尔厂房的时候,他们的方案中就有这样的要求,他们说:我在全世界每一个城市的上空,我坐在飞机上只要到低空的时候我就看到这个建筑是英特尔的,它要有非常明显的标识性,这就是业主对建筑物的要求。
工业建筑一般情况下是以功能为主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记得我们院在招那些建筑大学生的时候,好多人都不大愿意到工业建筑设计院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做建筑就是要有那种非常丰富的想象力,要和艺术结合得非常完美,这才是真正的建筑专业。其实我们工业建筑可能在某些要求上来说要比民用建筑的要求更高一些,除了有人们说的美感之外,更主要的要满足功能需要。刚才两位说他们是做化工企业厂房的,化工企业要有自己的特色,只要走进他那个区域就知道这是个化工厂,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都能够看得出来。像我们经过一个工厂,让再外行的人经过这个地方也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发电厂,如果是火力发电的话,就会有大型的冷却塔。像我们电子厂房有可能就出现多层厂房的现象,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说我们做建筑的人其实可以在甲方要求的前提下做出一点自己的东西,让这个项目锦上添花。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其实是由建筑结构,还有水、电、风这些专业构成的,那现在我们国内好像我感觉都有一种比较偏重于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那种倾向,好像无论是建筑也好还是其他专业也好,就是好像感觉到做这种建筑行业就是做民用的。我也做了这么多年的设计,当然你不可否认的是像做一些世界名建筑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么除了建筑以外呢,比如像结构形式,我在想,做工业建筑可能结构形式要比做民用建筑的结构形式更多姿多彩,能发挥的余地更大,那么除此以外如果说到水、电、风的话,就可以很肯定地说,做民用建筑是没什么花头,就从暖通专业的角度说,民用建筑安装空调,我们把这个空调称为舒适性的设备,所谓舒适性的空调就是人的感受,而我们做工业空调的话就会提出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会要求温度是正负1度,甚至正负0.1度,这个并不是人的需要,而完全是根据工业的需要而定的。那么反过来考虑,做没有要求的空调和做有正负0.1度要求的空调哪一个难度更高?哪一个技术含量更高?肯定是工业空调的要求更高。比如说无论哪一个行业,我们做空调或者做通风,就会出现有害气体需要处理,有环保的要求,有生产环境的要求,那些对我们做设计的人来说呢都是挑战、都是难度,换句话说,他的技术含量也就更高。我们做设计的人其实除了重视自己成就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技术上的突破。从暖通的角度来说,比如说我做一个工厂有很高的洁净度要求,现在我们对洁净度的认识可能大家知道比较多的是PM2.5,我们如果说是一个电子厂房,他对灰尘颗粒的要求不是2.5,是0.25,甚至于是0.025,那么PM2.5和PM0.25那就差了不只一点点,那么肯定是0.025的要求更高,从做设计的角度来说呢,那么这个技术含量就更高,换句话说做设计的人可能会对做精度要求更高的兴趣也会更强,体现他技术水平的机会也就更多,所以说这次讨论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提到有好多人认为住宅的项目或者公共住宅的项目好像是很有意思,而工业项目好像是没什么兴趣,当然好的工业项目也是有很多的,一个建筑物的美不一定只是显示在它的体型或者是材料上,可能是好多理念上人们接受的观念上的问题。

活动现场
畅言网编辑:
对于建筑外观、抗爆以及防腐蚀等问题,俞老师您是如何看待的?
俞中本:
因为工业建筑本身就是工业建筑,工业建筑要搞得像民用建筑那就不是工业建筑了。但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工业建筑和以前的工业建筑也有时候不一样,我们刚刚参加工作是1964年的时候,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信息部,那个机构也是做通信方面的,当时我们也是做乡镇建设,所以那个时候也是强调所谓的建筑公共性,也没什么其他的要求。到后来时代逐渐在变,厂房的景观等各方面慢慢也发展起来了。后来就是做英特尔等一些比较大的工程。这些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总体上我要考虑一些石材等材料,另外还要考虑整体性和有机性,尤其是门和房间的比例,建筑主体很大但是门做得小是不行的,做得太大也不太行,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尽量把门、房间跟其他辅助性的一些东西(比如自行车棚)做成一个小的建筑群,然后从风格格调色彩这方面跟主体办公建筑相呼应,这样看的话就整个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群了。所以说不是工业建筑的东西就一定要把民用建筑的东西全部用上,工业建造就是工业建造,但是工业建造也可以做得很好的。
畅言网编辑:
谢谢俞老师,刚刚俞老师说到的不仅是配色问题了,还说到了建筑群的搭配问题,其实刚刚在俞老师发言之前有人也提到了项目的安全性问题,对此周工觉得这方面可能是技术上的问题会比较多,但如果说一个项目在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设计上的纰漏,或者说是一些缺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前期或者中期的时候去弥补、修改。另外,如果说到后期了,比如说是已经成为了一个现实了,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这样的一些问题。请庄工来谈一谈。
庄燕娟:
我们做的最主要就是化工厂房,最主要关注的问题还是一个防火,一个防爆,还有一个就是防泄爆,这三点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但是说这个问题如何避免还有怎么去处理呢,这个对我们来讲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现在所有相关的这样一些国家的规范,对于工业建筑,特别是这种甲乙类的设计包括它的防火、泄爆、防爆这方面有描述但是比较少,而且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具体的解释也没有,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根据规范加上我们个人的理解找了一些以往的项目,根据以往的经验觉得这样可以做,但是往往碰到我们认为可行的到了最后审图的时候被打回来的情况,会觉得不安全或者怎么样。但是他们理论的依据可能规范上也没有,只是他们认为这样更安全。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因为有很多时候做方案的时候可能会受到限制,业主可能希望节约成本,当然前提是要符合国家规范,但是往往就会出现在规范的盲点上,就是我们找不到可以说一定不能做的东西,但是也没有找到说这样做就一定正确的东西。所以有时候方案到最后有很多情况会被打回来,特别是一些防爆和泄爆这方面的东西,防爆规范上讲的确实特别少,特别是我们的建规上特别少,泄爆也就那么一个章节,然后就规定了一个质量问题,但是这对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泄爆需要轻的材料,防爆又需要稍微坚固一点的东西,可是我们现在新建的厂房可能还好解决一点,但是往往接到那种改造的工作就比较头疼了,要加很重的防爆墙就会对结构基础各方面都会有影响,然后要是做轻质的防爆墙,有的时候我们就碰到的审图公司就认为这个是不可能做到防爆的,他们会觉得轻质怎么能够达到防爆的要求呢?他们就会有这样的疑虑。包括泄爆问题也是如此,如果是按照规范中提到的单位质量小于60的要求,可能我们的材料就只能有2种选择,基本上都是彩钢板类型的材料,但是业主有的时候也会希望贴面砖或者其他措施,我现在里面加了一个甲类的,可能是跟他原来的类别不一样了,比他原来的类别高,我这个小的局部房间要考虑泄爆问题。你们怎么做?我们说如果是用彩钢板来防止泄爆,甲方会觉得说那样做不好看,因为材料跟原来的不一样,但是对我们来讲选择性又比较少。因为我们要达到一个单位质量的要求,所以这都是一些在设计中会遇到的问题。还有防火问题,刚才俞老师也说了,就是现在设计上说明上都会写一些符合耐火极限的耐火涂料,然后有的时候也会注明一下最后的选择可以以具体厂家检测报告上面所对应的厚度为准,但是我们也经常会碰到审图人员说不可以的情况,这些反正都是有矛盾的地方,但是解决的方法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所以我们每次做一个项目都是跟着项目走,有时候可能同样的方法,这个项目可行,另外一个项目就被打回来,这个是我们做这个化工项目里面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消防方面。有的时候包括消防大队验收的时候也是觉得不安全,但是他们也没有依据,这在我们以后的设计中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志刚:
我非常的同意庄工刚才讲的意见,为什么呢?我们也很想通过媒体对国家的那些立法机构做一点呼吁,现在所遵循的规范非常不完善,而我们国家现在所重视的都是放在民用建筑上,尤其是公共建筑上面。其实应该花更大的精力在工业建筑上多下一些功夫,尤其是像现在的消防规范,因为工业建筑的门类非常多,不可能有一个规范就能涵盖所有的行业,所以我们现在做工业建筑往往会碰到像庄工刚才讲到的这种情况,而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扯皮。我认为任何一项工程如果说所有的工程都不出质量问题是不正常的,出现了质量问题,查到源头,我往往感觉到最主要的质量问题出现的源头往往是在业主,业主不合理的要求,对设计人员那种硬性的不讲道理的规定,比如说像省钱就和规范有冲突,这都是会造成整个设计质量到最后把握不住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说我们现在所谓国家的规范对设计人员有那么多的条例、法例来规定,有没有对业主有些条款,可以限制业主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要和规范相符,这一点基本上我们国家是没有做到的。对于我们做设计的人员来说,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国家尤其是我们的建设部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要规范我们的业主对自己的建筑物要保证自己的质量,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要求,不能无限制地对设计人员提出好多不合理的要求,尽设计人员动足了脑筋,尽可能满足业主的要求,但往往还是会造成质量的问题。那么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现在是市场经济,项目资金是由业主拿出来的,我们设计院就是靠赚设计费来维持我们的生计,业主就是我们的老板,他的话就是法令,可能业主的话比规范更受到重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设计行业、建筑行业之内一定要改掉,如果不改变,那么刚才说到的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余佳乐:
对于我们结构专员来说,这是在所有的领域里面包括民用和工业,我们其实都是属于从属专业的。但是在工业建筑方面因为它自己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毕竟和民用的那个整体的功能性是不一样的,它对所有的业主都是会有自己一个清醒的头脑,它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防火防爆问题,包括在土建方面也不会刻意去压我们的钢筋量,这些问题是很好处理的。像前面周工和庄工说到的业主方面,我想谈一下我的理解,我们设计师自己本身应该是做到一点,我们现在工业有是很清楚的一个前提,就是民用的话是以建筑为龙头的,但是我们工业是以工艺为龙头,工艺为龙头就要牵扯到设备选型的问题,如果在我们前期,大家都是做前期方案的话,我们在前期方案的情况下很多业主对一个设备的选型还没最终确定,但是我们各个专业已经开始讨论这个方案了,这个方案我们反馈给业主之后他们甚至还没有把设备选型选好我们就已经开始做了,这就会涉及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后期的改造。后期改造比如说开孔,对于业主来说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在墙上开个孔,梁上挂个什么东西,但是对于我们结构专业来说就是包括前期提到的LEED以及其他的认证之类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比较完整,只有在构思比较全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如果说后期改动比较大的话,设计质量是肯定是不能保证的。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很多做结构的人觉得软件是不可代替的,很多设计师离开软件就不能设计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加强设计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包括对规范的熟读。因为我们和建筑行业还有点不同,我们土建专业现行规范还是比较全面的,因为我们化工行业会有专门化工的规范,涉及的面还是比较广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做方案的时候几个专业会在讨论过程中尽量把这些问题前期就规避掉,这对后期业务开展会比较好。
刚才大家谈到业主方面,因为现在业主确实是很难说服,而且他们是甲方,我们不可能去跟他们说很多东西。比如跟业主说要这样做,但是我们明知道是违反规范的,也只能把危险压到最低。举个例子,甲方就是不想把梁架做到250mm高,只想做到200mm,而我只能按照他们的最低量去计算,但是实在通过不了之后我会很清楚地跟他说明,然后甲方肯定是要审图的,如果审图不过的话,后面出现的种种问题由甲方负责,一般业主不会不讲道理到这种程度的。一般像我们土建这一块他不可能去很为难你,因为这都是很明摆的东西,可能他会在其他专业上面像管线的长短他可能会压一点钱,但是工业方面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碰到刁难人的情况。我们算出来基本上只要是做到尽量为业主省钱、尽量为业主节约的话,他们一般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工程质量就是靠我们几个专业大概的协调,把问题尽量规避,然后能催业主的东西我尽量去催,在完成施工图交接的前提情况下,我反提交给别的专业之前我已经把业主的这个所有设备资料拿到手之后,然后我换算出来的东西已经是比较正确了,然后我再提交给其他专业,他在我这个基础再做进一步的补充,然后再返给我,我再去做深化,这样出来的图纸效果会比较好一些。
|